2009年09月08日08:42 北京晨報 羅德宏
從明年起,北大將正式面向北京等省市推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這意味著部分學有特色的優秀學生,獲得校長推薦將有機會就讀北大。針對此事在社會上引發的質疑,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所有入圍的推薦人選必須經過北大測試,并參考高考成績。本市多位中學校長表示,校長實名推薦雖然面臨爭議,但不能因噎廢食,并建議對推薦學生進行跟蹤評估,建立校長的誠信檔案。
“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并非校長一推薦就能成為北大學生。”針對這項新制度在社會引起的可能導致造假等質疑,北大招辦主任劉明利表示,學生經中學校長推薦后,不僅面向社會公示,還須經北大測試,同時得參考高考成績。
據介紹,中學校長推薦制主要面向成績優秀并有特色的高中生,如在文化成績、道德品質或其他方面表現十分突出,當然也包括奇才、怪才或偏才。作為自主招生的一部分,今后通過校長實名推薦制的考生將占北大招生總數的1%,約為二三十人。
劉明利表示,試點的第一年操作“很謹慎”,類似招收藝術或體育特長生的辦法。明年主要面向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部分省市試行,不過并不拒絕其他省市高中校的申請。
“我看好北大的校長推薦制,有操守和職業水平的校長會珍惜推薦的權利。”首師大附中校長石彥倫表示,有些學生的潛能或特長難以用考分衡量,中學校長應成為發現人才的伯樂。校長推薦并非就是把學生送進一流高校,而是把有潛力的學生推薦到符合其發展特點的高校及專業。
圍繞北大的校長推薦制,社會上不少人擔心會出現“考分不夠、推薦來湊”的貓膩現象。對此,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坦言,北大的這一改革是教育誠信實踐的重要一步,將來有可能會出現些小問題,但不能“因噎廢食”。他建議,剛開始實施時,應參考高考成績,并規定被推薦考生須達到一定標準的高考分數線,今后可逐步放開高考分的限制。另外,敲定推薦資格的中學時,也需要參考中學校長的誠信記錄等因素。北師大二附中曹保義校長表示,應加大校長推薦的剛性分量,幫助優秀學生從高考中解放出來,同時對推薦學生跟蹤評估,今后依據校長誠信度的高低調整推薦生計劃的投放。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