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17日09:39 騰訊出國論壇
比爾·蓋茨在讀大二時從哈佛大學退學創業的故事廣為人知。但在美國高校,尤其是一些辦學質量并不高的大學,學生出于各種原因無法完成學業拿不到學位的現象并不鮮見。一項來自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簡稱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報告顯示,在美國的四年制高校里,平均只有不到60%的學生能按時畢業。
美國高校畢業率參差不齊
美國大學平均就業率竟如此之低,不熟悉美國教育制度的中國家長和學生可能對此頗感意外,但像很多統計數據一樣,了解清楚了也就不足為奇。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報告中提及的“畢業率”與我們通常理解的以拿到學位證書為統計標準的“畢業率”是有所區別的,大學畢業生“未來的收入、獲得知識的能力、工作上的成功以及成為能為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做出貢獻的公民”等多重指標均被統計在內。專家表示:“美國的研究機構對大學教學結果的評價標準極為嚴格。報告中提及的‘畢業率’不僅僅是數字,也體現了一所大學的使命和擔當”。
報告顯示,美國大學的畢業率相差很大。例如哈佛大學的畢業率為97%,而在接受調查的1300多所四年制本科高校中敬陪末座的南方大學新奧爾良分校的畢業率僅為8%。
學生無法完成學業原因多樣
據悉,報告綜合新生的SAT或ACT分數、在高中的排名情況以及錄取率等多種因素,把所調查的1300多所四年制高校分成6類:無競爭力、競爭力較弱、競爭力中等、競爭力較強、競爭力很強及競爭力最強。在這些高校中,近半數畢業率達不到50%,而這些學校主要屬于競爭力較差的。
“競爭力越強的大學畢業率越高,反之亦然”,留學專家表示,6類高校的畢業率因為學生本身素質的差異、各校的綜合排名和教學資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專家進一步分析,很多美國大學與各類公司和社會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生在就讀期間有機會獲得一個學期甚至一年的時間參加帶薪實習;一些學生出于家庭經濟狀況方面的原因,中途申請休學參加工作,在認為有必要或者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返回學校繼續學業,如此一來,既拉長了畢業時間也拉低了畢業率;還有的學生則是選擇了退學或轉學。
這與美國大學實行真正的學分制有關,美國高校沒有所謂班級的概念,學生只要修夠學分即可畢業。出于各種原因不愿意承受太多學習壓力的學生平時可以少選一些課程,而學有余力的學生則可以選修更多的課程。
不論是名校的“嚴進嚴出”,還是一般院校的“寬進嚴出”,美國大學在“嚴出”上則是一致的,達不到要求的學生無法畢業,大學也不會濫發文憑。
中國留學生應引以為戒:被錄取僅是第一步
“中國學生不要以為被錄取就萬事大吉,美國大學是不可能“混”到畢業的”,專家表示,被錄取只是留學生涯的開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后仍需刻苦學習。
此外,中國學生在留學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不要一味追求名校。有的學生刻意“美化”自己的申請材料,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國院校發現了這種情況并進行更嚴格色審查,即便僥幸被錄取也會面臨非常大的學習壓力,最終如果無法按時畢業就得不償失了。其實美國大學體制靈活,如果學生經過一段時間適應了美國的教學方式及環境,完全有可能也有機會進入更為理想的大學。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的畢業率如何?曾在哈佛大學留學并獲得教育學碩士的張楊介紹,中國學生一般學習功底較為扎實,勤奮踏實的學習精神也是出了名的,所以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最終沒能畢業的案例還是比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