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彬 來源:科學時報 發布時間:2009-9-22 9:20:05
近日,在許多高校論壇中,諸如“大學英語四、六級,你考了幾次?”的帖子持續“走俏”。原本只要通過就不必再進行的四六級考試,卻成為了很多學生每年都要完成的“功課”。人們也給這些原本一次就通過四六級,但為了追求高分而繼續報考,以求“刷新”成績的學生起了一個形象的稱謂:刷刷族。
早些年,教育部已經要求國內高校廢除英語四級成績與學位證掛鉤規定,這一要求在高校的“貫徹”情況也還算不錯。但是,學生對四六級的熱情并沒有因此而減弱。相反,“刷刷族”的出現顯然將這種“熱情”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單從表面上理解,“刷刷族”的這種行為頗有些像網絡游戲中的“練級”,當玩家練到一個層次后,就迫不急待向下一個更高的層次挑戰,直至達到“最高級”。然而“刷刷族”頻繁“練級”的背后,卻遠遠不像網絡游戲那么簡單。
自從四六級以成績報告單代替合格證書后,一方面,一些用人單位開始將四六級分數當做了錄取畢業生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英語口語測試也將筆試成績作為一個“門檻”。這些因素都迫使一些學生加入“刷刷族”的大軍。而“刷刷族”的出現,固然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但學生將大量時間用于準備四六級考試,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在國內高校,英語學習“一家獨大”的現象由來已久。學生頻繁地參加四六級考試必然會加劇這一現象。
目前,針對“刷刷族”現象,國內極少數學校已經發布了“限考令”,要求已經通過國家英語四六級統考的學生不得重復報考,但這樣的硬性制度又在客觀上造成了這些學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學生的“不平等競爭”,是該硬性限制,還是該在政策層面上進行疏導,值得人們深入思考。(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