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09日 14:49:22 來源:羊城晚報
資料圖片:備考學生的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的
全球經濟正在回暖,步入大四的學生,最關注的是今年的就業形勢有無明顯好轉。雖然目前求職高峰尚沒有到來,就業難易程度還不明朗,但吸取上一屆畢業生的教訓,大四生們已著手準備明年的就業。
“如果今年再遭遇就業難,我的出路在哪里?”采訪中,許多大四生坦言,這是目前他們最大的憂慮。而他們覺得較好的出路有兩條,考研和考公務員。從現在開始,校園里備考的群體已經多起來。有些同學,準備利用大四一年的時光,參加五六場大考。
考前巡視
自修室搶座瘋狂備戰
周末的廣州大學自習室里依舊人頭涌涌,“考霸”們的“專座”往往在教室靠后的位置。因為書多,加上考生們自備的水壺、小靠枕等物,地方顯得比較狹窄。
記者找到一個難得無人的位置,坐下問旁邊的同學:“你考研嗎?”他點頭,然后回問:“你考什么?公務員還是研究生?”
結果是最后一排的十幾個同學中,有八個考研,剩下的都是考公務員。而不管考什么,他們的時間表幾乎是一致的:早上七點多圖書館還沒開門就帶著早餐在門口苦等,學習到晚上十點圖書館關門才離去。逃課對大四的學生來說是常有的事,除了中午和傍晚到食堂吃飯,他們幾乎寸步也不愿離開自習室。
考試輔導書賣到脫銷
記者走訪廣州購書中心發現,購書中心五樓的考試書店里賣得最好就是考研和考公務員的輔導書,甚至部分書籍出現脫銷,需要支付定金預購。而店主們表示,購書者過半數為大四畢業生。根據復習進度推算,這個時間考研生們應該開始購買第二輪復習的輔導書了。
據估算,考研和考公族單單購買輔導書這筆花銷,少則兩三百,多則五六百元。如果再參加一般培訓機構的考試輔導班,最少的也要幾百元,從基礎復習、沖刺班,乃至最后的公務員的面試培訓,幾千元的消費都“很緊湊”。
考研人數還將攀升
日前在2010年研究生招生咨詢會上,某高校研招辦負責人向記者分析,2010年全國碩士生招生總規模為46.5萬名,與去年持平,但由于當前就業形勢尚未完全復蘇,2010年畢業生人數又將攀升,有專家預測今年考研人數將創180萬新高。
廣東醫學院的黃善準備報考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現在已經進入第二輪的復習。他給記者一張時間表:從暑假開始,他準備用六個月的時間復習考研??佳袝r間一般在每年一月份,能否被學校錄取最遲也會在四月份見分曉。“那時離畢業還有幾個月,即使考不上還可以再找工作。如果運氣不錯,或許還可以趕上廣東省公務員考試。”
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研究生錄取率為32.56%。2010年考研競爭將更激烈,錄取率持續下降,將保持在25%左右。競爭如此大,考研學生大多如黃善一樣謹慎,備考時間表早已安排得滿滿的。
如意算盤
“研考”“公考”同時并舉
對比起研究生考試“4人報考3人出局”的結果,公務員考試的競爭無疑更為慘烈。2009年國考錄取率僅為1.75%。換言之,98%的報考者都只不過是“炮灰”。
繼09國考網絡報名火爆突破105萬人,公務員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徐之明預測,根據今年國內外各方面的形勢,預計10月份國考網上報名人數將突破120萬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報考人數和殘酷的錄取比率,考生們依舊前赴后繼投身到考公大戰中,他們心中也自有算盤。
華南農業大學大四生林浩珊班上只有三個同學考研,考公的卻有6個。這些學生表示,考研需要把半年時間都堵在一場考試上,但是考公務員,他們復習三四個月就可以參加國考、省考、市考乃至各機關單位的獨立招聘考試。如果愿意打游擊戰,可參加的考試更是數不勝數。如此重復利用,考公比考研更劃算。
同時,記者采訪還發現,在廣商、廣工、華師這樣的高校,一邊考研一邊考公務員的也不在少數。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大四生小李從大三暑假開始準備研究生考試,臨近十月他又準備分流部分時間轉戰國家公務員的復習。他說,“國考一結束就可以全力再沖刺考研了。”這樣考下去,從國考、研究生、市考、省考到特警,他無需奔走其他城市就可以參加至少5到6場考試。
讀研“考公”兩不耽誤
在積極備考公務員的大學生中,在讀研究生也不少。在很多大學生看來,考研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就業。相對來說,公考能夠成功,是他們的最大期望。
北京林業大學的研二學生李強打算,從今年開始報考公務員,準備逢考必報,如果到研三還考不上公務員,再作找其他工作的打算。李強透露,班上志同道合的同學不少,哪里有考試都會奔走相告,齊齊報名。
據統計,報考2008年公務員的研一、研二學生占在讀研究生總人數的20%左右,北京和上海的高校,這個比例更大。
研究生們由于已有本科文憑在握,符合了大部分公務員職位的報考資格,不少人讀研三年“考公”三年,打起持久戰。小李說,只要考上公務員,研究生可隨時放棄。“研究生比不上公務員”,在就業寒冬中逐漸已成為多數高材生的共識。
■專家觀點
盲目考研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關于考研和“考公”的目的,廣醫的黃善坦言,提前準備考研是怕將來找不到工作,只好找個學校再躲三年。而參加公務員考試,雖然考上的幾率不大,但至少還有希望,且公務員職位穩定和“高薪”,是就業難面前一個很不錯的出路。“說到底,還是因為就業市場不景氣,大家想在寒冬中找個避風港。”
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競爭都十分激烈,總有很多人最終無法成功,這是考霸們必須面對的現實。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這些人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其出發點多是為了躲過就業難。“考研不為學術,做公務員也不是為人民服務”這是許多學生無奈的自嘲。
面對大學生備戰考試的熱潮,許多大學教授既無奈又擔憂。高等教育研究專家、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張敏強理解考生們的行為,希望考研“鍍金”,贏取更好的學歷和就業平臺;然而這種僅僅為就業競爭而抬高受教育層次的行為,無疑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嵙暽?梁婷婷 記者 夏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