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0 15:20 來源:荊楚網 作者:姚盼
熱點網談:莫讓高校重鎮成為丑聞重鎮 荊楚網消息(記者姚盼)近日,有關“武漢大學副校長與副書記涉嫌受賄被捕”的消息在各大網站首頁出現,引起不小的轟動。該校常務副校長陳昭方、黨委常務副書記龍小樂,因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額受賄被捕,震驚教育界。10月9日,荊楚網資深評論員吳雙建和時事新聞編輯戴園作客《熱點網談》,就此事展開熱烈討論。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大學腐敗案件頻繁曝光: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吳世明因受賄罪被判十年、南京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劉代寧被控受賄160多萬;湖北近年已有五六所大學的主管官員因腐敗落馬,包括原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李海英嬰涉案金額1400余萬元,原武漢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吳國民受賄被判10年有期徒刑等等。 本該是一片凈土的學府圣地,為何屢現腐敗丑聞?吳雙建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監督制約體制的匱乏。中國推行教育市場化以來,大學迅猛擴張,使各地大學大興土木擴建校舍、發展新校區,建大學城成為潮流。一些不法建筑商為承攬大學的基建工程,緊盯主管基建的校級主管官員,不惜花重金行賄。大學變成市場主體,而監管體制沒有改變,于是集官、學、商于一身的大學官員,在教材等集中采購、招生、后勤服務等眾多環節,可輕而易舉地找到中飽私囊的機會。據統計,目前落馬的大學高官,七八成以上都是因為在基建工程招標時受賄。 在訪談中,嘉賓對湖北省檢察院在反腐方面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嘉賓談到,在之前列舉的案件中,省檢察院出了很多力來查辦,基本上都是先從舉報入手的,說明湖北省在加大對高校反腐力度上還是有很大突破的,同時,這一長條名單應該成為一種警示。 武漢的高教在國內是相當發達的,高校數量和在校人數均居全國前3位,僅次于北京和上海。這些高校給武漢這座城市帶來的不僅是一種聲譽,更為大武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技和人才基礎。本應該引以為傲的教育資源,卻發生了如此之多的腐敗案件,實在令人痛心疾首。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改革現有監督體制,加強權力監督,遏制并逐步破除大學的行政化,使大學回歸大學的本質才是治本之道。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