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1 03:02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作者:章咪佳
浙江在線10月21日訊浙江省政府近日遞交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審議的《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草案)》指出:“學校教師在工作日期間不得從事有償家教,或者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兼課;在節假日期間不得組織學生接受有償家教。”并給出了違者可以解聘的處罰規定。 《浙江省義務教育法(草案)》中的這一條,9月底一審時在人大代表中是有爭議的。此草案還將經省人大常委會二審,通過后方能正式頒布。昨天新華社記者發表署名文章,提出草案對學校教師在工作日和雙休日進行有償家教的禁令作了區分,這是否在給在職教師雙休日進行有償家教開口子?為什么不一刀切呢? 省人大:有償家教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作為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永昊認為,在此前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委員會進行的立法調研中,聽到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該完全禁止在職中小學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有償家教負面影響很大,教師畢竟是神圣的職業,而且正在逐步享受公務員待遇;另一種意見是有償家教是因為社會需求的存在,一下子完全取消很難做到,如果在法規條文上一刀切地禁止,恐怕行不通,反而會失去法律的嚴肅性。從立法本意來講是要規范“有償家教”,但可能要分步實施,所以,條例草案中將學校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禁止確定在工作日期間,也就是說在周一至周五包括晚上都屬于禁止的范圍。有償家教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隨著教師待遇的提高和其他措施的跟上,情況會更加改善。 中學校長:建議干脆刪掉這一條 “我舉雙手贊成全禁有償家教。如果暫時行不通,就干脆刪掉這一條,不要留尾巴。就像教育部出臺‘老師有批評學生’的權利寫進《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里純屬多此一舉!”杭州育才中學校長郜晏中一聽到草案的內容就立馬表示,沒有必要為了“禁”去設置這樣一個能給人鉆空子的緩沖環節,這反而讓“不允許有償家教”――這條目前教育界已經約定俗成的共識,變得模棱兩可起來。 育才中學10年前就在全校教師中禁止有償家教了,應聘育才的教師,都要跟學校簽訂“六不承諾”――不接受家長宴請;不接受家長任何形式的饋贈;不以任何形式委托家長辦私事;不做有償家教,不在外兼課;不在校園內吸煙,不在工作日飲酒;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管新老教師,如有違反,解聘。 郜校長坦言,做有償家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10年來,育才中學曾經開除過3位進行有償家教的老師。育才倡導的價值觀是:物質世界前進一大步,精神世界只會前進一小步;精神世界前進一大步,物質世界會飛躍一層樓。 郜校長認為,育才的“六不承諾”實際上是維護了師道尊嚴、愛護年輕教師。一個在校教師至少要帶兩個班級,每天要備課、上課、批改100多本作業、找學生談心,回家要照顧家庭,他怎么還會有精力和體力來做家教?“就是雙休日也不行!如果老師不認同這個價值觀,那么只能道不同不相為謀。” 聽聞省人大在審議的這條意見,郜校長表示,這種引起這么大歧義的說法,對像育才這樣一直堅持禁止有償家教的學校來講,反而是不公平的。 家長:與其讓庸醫害人,不如讓名醫走穴 在現有中高考制度不改革的情況下,家長心里的焦慮癥是根治不了的。杭州的路先生坦言,如果別的孩子在吃小灶,自己的孩子就靠一節課45分鐘,作為家長,心里是不安的。“我們知道問題是出在家教有償不對,但無償更不近人性啊!” 都說家長樂得出錢推著孩子去補課,好像成了助長不正之風、加重孩子負擔的幫兇,其實家長真是很無奈,“我難道不愿意花這點錢去親子游?” 路先生的兒子現在只有一門家教,雖然不是“家教纏身”,但孩子也實在是苦于沒有時間再上課。“十個手指有長短,我只是希望孩子在面臨考試的時候,短的指頭能夠伸伸長,均衡一點,不要拖后腿。”對于在校教師能不能做有償家教,路先生倒覺得堵不如疏,“‘與其讓庸醫害人,不如讓名醫走穴’,我們目前還有這個需求,與其一幫庸師在搗鼓,那還不如名師出山來帶學生。” 教師:有必要立法,請表述到位 “我本人堅決反對在職教師做有償家教,不管是在工作日還是節假日。人民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為學生服務,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杭州翠苑中學初三語文備課組組長王英知道草案的相關內容后有些激動。 王英老師覺得,草案的提出其初衷是在于約束這種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但問題在于,關于不準節假日進行有償家教的表述,確實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認為這是教育部門對有償家教“放口子”。 “為了迎合家長、學生的需要,有償家教的現象都存在,都是暗箱操作。但如果這么個法律條文正式出來了,讓人看到了空子,那么很多有償家教行為豈不是光明化了?”王老師認為,在校教師不能做有償家教,這是沒有二話的,“作為畢業班的一名教師,我了解教師執教精力有限,在課外做有償家教會導致教師疲于課堂。拿學生前程作為老師賺外快的代價,成本實在太高。” 作為一線教師,王英老師覺得用法律來禁止有償家教很有必要,這樣做具有先進性,“但在法律出臺前,我們已經預見到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那么我們是不是在語言表述上要做到位,不讓人有機可趁。”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