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多數班主任仍不敢批評學生
2009-10-22

來源:楚天都市報    10月22日 09:18

    中廣網北京10月22日消息  “教育部出臺規定,班主任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你認為班主任應該怎樣行使批評權?”昨日,武漢市教科院在吳家山四小召開中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研討會。會上,部分班主任表示,盡管手上持有教育部出臺的“尚方寶劍”,但班主任對批評學生仍心存顧慮。

  有與會者表示,班主任是否敢批評學生,不在于是否享有批評權,如果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后果(如學生離家出走),班主任可能要為全部后果“買單”,這樣的批評權,班主任敢行使嗎?

  東西湖吳家山三中昨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10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95份。51位班主任在問卷中稱:不敢批評學生。該校班主任薛凡老師說,教育部明確提出班主任有批評權,但同時要求批評是“適當的”,作為一線教師有理由問:什么是“適當的”?這是否意味著,一方面給你一把“戒尺”,讓老師批評學生;一方面萬一出現問題,主管部門可以說老師的批評是“不適當的”,最終所有的責任都由老師自己扛?

  問卷調查顯示,班主任不敢批評學生的理由如下:家庭溺愛導致一些學生經不起批評,受不了一點挫折,如果受到批評后出現一些極端行為(離家出走、自殘、跳樓等),無形中使班主任壓力過大;學校、家庭和社會對教師批評學生的看法有時較偏激,班主任常處于弱勢地位;當前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家長也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一旦學生在校受到“委屈”,家長就會到學校興師問罪。

  一位班主任直言不諱:因為批評了學生幾句,外省一名女教師被這位學生的家長在課堂上打得流產,誰來維護這名教師的批評權?

  也有班主任提出不同的觀點。武漢市師德十佳教師徐靜說,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犯錯,教師的批評就是不斷給學生糾錯,這是“賞識教育”和“激勵教育”無法取代的,“現在班主任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合理地行使批評權,而不在于有沒有批評權。”“批評對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吳家山四小校長方貴琴說,批評的藝術要經過多年的積淀,能讓學生理解的批評就是最恰當的,“作為班主任,要學會用眼神、面部表情和語言來行使批評權,粗暴的批評或懲戒,超越了批評的界限,不值得提倡。”

  武漢市教科院教科所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稱,教育離不開批評,但批評絕對不少是教育的全部,作為教師應該共同尋求有效批評的方法與途徑。班主任對學生的批評,不光有“敢不敢”、“會不會”,還應該加上“好不好”、“當不當”。

  教育部明確中小學班主任有權批評學生

  今年8月22日,教育部出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第16條指出:班主任有權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指出,在我們強調尊重學生、維護學生權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學校也出現了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的現象?!兑幎ā访鞔_:“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

  教育的功利性導致批評的尷尬

  班主任在行使批評權上出現爭議,是由于教育的功利性造成的。在不少家長看來,交了錢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應該享受相應的服務,這就造成了老師不敢批評學生的出現。當教師名正言順的批評權受到干擾,當教師的教育方式受到挫傷,教育部才重申教師享有批評權。

  ——武漢市中小學德育學會理事長肖斌衡

  賞識教育過多 學生走上社會難適應

  不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就會錯過其改正錯誤的最佳時機。沒有批評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也不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是非觀,會影響其健康成長,適當地接受批評,有利于學生建立有效的心理防線。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賞識教育過多,走上社會后,用人單位嚴格的規章制度是不會容忍員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的,他很可能會因此失掉工作。 

  ——硚口區體育館小學校長寇曉燕

  批評前最好能溝通

  記者昨日隨機采訪了10位中小學家長,有6位家長表示,支持班主任行使批評權,有4位家長建議應以激勵賞識教育為主。多數家長認為,學生犯錯,老師在嚴厲批評或輕微懲戒前,最好能告知家長,并和家長取得溝通。

  有家長認為,批評與鼓勵應結合起來,批評學生應把握好度,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

  適當的批評可以接受

  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中學生,有1位學生認為班主任批評學生沒必要,不希望老師采取批評的方式對待學生。有9位學生認為,學生出現錯誤,班主任應及時批評,對老師的適當批評也能接受,但希望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不要“老賬新帳一起算”,也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學生”,更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批評方法有講究

  武漢市教科院教科所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認為,在學生的成長中,接受批評,并由此獲得成長,這是正常的規律。但是,要達到好的效果,批評教育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以下幾條可供老師參考。

  1、批評要對事不對人,不提以往的過錯,不使用傷害學生人格的字眼,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2、不能忽視學生犯錯時的情境因素,少將過失歸咎于學生的個人品質或主觀意圖。

  3、要注意對所有學生在問題面前一視同仁,應擺脫老師個人情緒狀況的影響,也不可帶個人偏好,如成績優良的學生犯錯時不批評而成績差一點的學生重批評。

  4、形成“契約式”班規,讓學生認可批評的方式,以學生比較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記者李樵 通訊員張顯輝

  如何讓學生感謝批評

  武漢市吳家山三中初二(13)班班主任 徐靜

  我帶班有個習慣,每逢初三學生畢業前,我都會給他們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給徐老師的一封信》,以此來反思自己三年來的教育教學行為。令我驚訝的是,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會回憶我與他(她)之間的一次難忘對話、批評甚至是一次嚴重的懲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情真意切。

  一位女生這樣說:“真后悔當初沒有把徐老師當年對我批評的話語用錄音機錄下來,在我倦怠的時候,在我迷茫的時候,將它放出來聽聽,給我方向,給我力量……”

  學生為什么對批評不感到反感,而是銘刻在心呢?顯然不是要不要批評,而是如何批評的問題?;貞浳覍W生實施的批評,我認為有這么幾個特點:

  1、尊重學生,這是批評的原則,諸如諷刺、挖苦、抨擊和指桑罵槐等行為,對學生心靈是一種極大的摧殘,萬萬不可用。

  2、實施批評要與學生達成共識,不對學生實行肢體接觸。

  3、善于抓住教育的時機實行高效批評。批評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糾錯,但畢竟是一種否定,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和自信,不可將此方式日?;?。

來源:中廣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