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 08:26 中國青年報
因為無法忍受室友通宵玩游戲,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的08級博士張南(化名)請求學校調換宿舍,一個月后仍未調換成。10月14日,27歲的張南在學校網上發帖,聲明將絕食三天后退學。16日,張南向學校提交退學申請書,學院同意蓋章。校方證實,張南的確正在辦理退學手續。(綜合近日媒體報道) 看到這樣的新聞,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有的人喜歡杞人憂天,把個別案例擴大化,大聲疾呼博士生退學是誰的悲哀?或者問責博士生絕食后退學誰之過?這樣類似的反問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不禁帶著偏見地發問:現在的博士生都怎么了?博士生的心理是不是都有問題?這樣的疑問,無疑又是在用個別的案例來概括整個博士生隊伍。 也有人會抱怨博士生由于所處的年齡段,各種壓力積聚起來過大,急需減壓。其實,要說壓力,每個行業的壓力都不小,曾經有人統計過,礦工的壓力是各種職業中排行老大。警察、高校年輕教師、中小學教師哪個職業的壓力又???每個人又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面對的問題不同,籠統地說“壓力大”有逃避之嫌。博士生因為其學歷最高,出了問題,很惹媒體的眼球,是媒體追蹤報道的好題材。 一個27歲的博士,作出退學的決定,絕對不僅僅是因為舍友打游戲影響他睡覺這么簡單,我們也沒必要動不動就去懷疑當代大學生的溝通能力,憂慮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進而指點如何與人更好地溝通。應該相信這位博士足以為自己的將來負責,選擇退學終究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的結果。 去年4月,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楊玉良透露,2008年中國大陸擁有博士授權資格的高校超過310所,美國只有253所。2007年,我國博士人數超過5萬人,2008年這一數字繼續上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中國青年報》7月28日對當前國內博士生教育做了調查,59.2%的人認為,人們讀博是為了在評職稱和晉升上更有競爭力,50.6%的人感到現在的博士越來越多,已經不稀罕了,博士生教育業早已成為高等教育“職業化”的犧牲品。大學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過程中,“北大才子賣肉”、“清華博士修車”、“大學生洗腳妹”等等都已經進入我們的視線并為我們所接受,輿論環境越來越寬容。所以,也請尊重那位博士生的退學選擇。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