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校招生 2009-10-23
告別了稚氣、灑脫的高一、高二生涯,轉眼邁入高三的沖刺階段,你的心中或曾有過激動、興奮,高三的學習計劃也許早已深深烙印在心中。但是,伴隨考生高三生涯的可能還有對未來的憧憬。這時的同學們,也曾想象過屬于自己未來的象牙塔吧!可關于象牙塔,你可曾知道連接高考與象牙塔之間的橋梁卻是志愿。而關于志愿,或許還從未在各位的腦海中閃現過呢!那志愿該不該現在談呢?現在談有意義嗎?如果不是現在,那又該是什么時間最為合適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哪兒,我們不妨先去走訪一些相關人士。
老師看法
苗老師(廣東連南民族高級中學高三班主任)
記者:苗老師,您今年任高三班主任,會在平時給您的學生講講志愿方面的知識嗎?如果您的學生現在去關注志愿,您會反對嗎?
苗老師:我不會反對我的學生現在去關注志愿,反而,我現在在教室里貼滿了各所大學的招生海報。我想讓我的學生現在就了解大學、走近大學。我支持他們去關注志愿,但不是讓他們把重心放在志愿選報的技巧上,而是讓他們事先去了解專業、了解大學,讓學生憧憬未來。他們了解了專業和大學后,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大學沖動,有利于他們高三一年的學習。
記者:這樣難道不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嗎?會不會考生在這方面的時間和精力耽誤太多,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呢?
苗老師:不會,僅僅是點到為止,當然這需要教師的引導,只是理論上,不讓學生動手填報,就不會占用他們很多精力。了解大學和專業的信息,學生在課下聊天中就能完成,他們可以把這個當成一種休息,既可以讓考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又能在業余了解一些知識,還能放松。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記者心得:苗老師對志愿的看法,讓記者會心一笑,起碼對記者來講這是一種鼓勵。聯想到去年9月,記者曾就志愿填報的某些案例到一些中學做講座,在現場遭到很多班主任的抵觸。一位教務處主任當場還跟記者唱起“反調”:“志愿,那是高考結束后的事,高考前不能關注這個。你們現在主要任務是學習,不能分心。”當時,記者聽到此言時,恨不得立馬找他理論一番。看來苗老師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老師,剛進高三就給考生灌輸這方面的知識,而且還把這個當成考生學習的動力之一,真是特別,這與某些高三班主任的“談志色變”相比,真是別具一格。
家長看法
孫媽媽(黑龍江省尚志中學一位2009級考生家長,女兒已經被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專業錄取)
記者:孫媽媽,您的女兒剛剛考入大學,您是在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志愿的?您主張考生剛進高三就關注志愿嗎?
孫媽媽:我個人認為,剛進高三,考生不應該關注志愿,但家長應該關注。考生在剛進高三時,需要做的就是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并為自己的目標奮斗。因此對考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心一意地學習,不能想得太多。而家長卻要根據孩子的成績適當關注一下志愿,并要預料到孩子的成績經過一年努力可能會上升,也許會下降。這兩種情況,家長在為孩子準備志愿的過程中,都要有所準備,畢竟志愿最終也是建立在考生實力的基礎上。
我女兒剛進高三時,我和愛人就開始研究志愿了。他上網查找了一些信息,還買了兩本關于大學介紹的書。剛開始我們都不懂,后來經過研究,我們了解了大學的一些專業排名情況,還了解了很多高校的信息。
有的家長在孩子剛進高三時認為,志愿離自己很早,用不著那么早去關心,其實不是這樣的。早點做準備可以避免到后期填報志愿的那幾天,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導致志愿的盲目性。而且提前關注,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當前形勢選擇好專業,免得估完分或者拿到成績后不知咋下手。因此,提前獲取一些信息還是很有必要的。
記者:那事實證明,你們提前準備的志愿方面的信息,對您女兒后來的志愿填報有沒有具體幫助呢?
孫媽媽:那當然有了,我們不會那么盲目了。其實我女兒的目標是中央財經大學,女兒就想學經濟類的專業。女兒是文科,對經濟類相關專業比較感興趣,這樣我們就專門研究一些財經類的學校,也研究綜合性的大學,就不研究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專業了。比如我們開始研究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因為按照女兒的成績上這些大學都有希望。
女兒高三那年,我們也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把平時搜集的志愿信息跟她進行適當的溝通。這樣,一方面讓她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一方面跟她聊大學方面的信息,也增加了她的自信心。其實,我們平常總在業余時間和她聊這些,我們也從女兒的談話中了解了她的興趣和對大學的要求。從上高三到報完志愿,我們確定的大學目標都換了好多所了。呵呵,剛開始理想低,后來女兒成績越來越好,就敢想一些好大學了。我們通過聊天給她信心和力量。聊天時,學校的層次在不斷地提高,女兒的信心也在倍增,她就很有動力,向更高的目標奮斗。
今年高考,女兒也考得很不錯,總分是588分,超黑龍江文科一本線57分,因此被西南財經大學的保險學專業錄取也是我們預料之中的。我們研究了那么多大學和專業,但最終確定西南財經大學的保險學專業,這個過程是相當漫長的,需要研究的資料很多。如果我和我愛人沒有提前做這些準備,到報志愿那幾天來做,肯定就不是現在的結果。
蔣爸爸(四川羅江中學一理科考生家長,考生分數499,剛好超當地一本省控線1分,考生被成都理工大學錄取)
記者:您家小孩上了一本線,讀的是二本院校,是志愿填報失誤,還是怎么回事?您有總結過原因嗎?
蔣爸爸:我們是高考完,兒子大概估出分數后才開始著手志愿的。我家在四川德陽,屬于地震災區,想讓他學建筑、土木類專業,以后畢業找工作相對容易些。所以,一本我們填的是西南交通大學、長安大學、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專業基本都是土木類、建筑類,沒有服從專業調劑。結果小孩的分數連這幾所學校的調檔線都上不了,最終只能掉進二本院校了。
記者:高考前,都沒有去了解這些院校和專業的錄取信息嗎?很多家長從小孩進高三就開始準備了。
蔣爸爸:我們哪知道志愿填報名堂這么多,我們只是想到只要小孩上了省上的線,就能讀一所不錯的學校和專業了。后來填完志愿,去咨詢成都的專家,請她看看我們填報的志愿老師才說填的這些學校可能都上不了。而且通過詢問我家小孩的情況,那老師還說如果參加了西南交通大學的自主招生,取得合格通知書,說不定就能上這所學校了。我家小孩鋼琴過了10級,還參加了全國的美術比賽,獲得第二名,地震期間還是當地的志愿者小分隊隊長。以前根本不知道還有個自主招生,現在說什么都晚了。早知道,高考志愿有這么多名堂,我從小孩高二就開始關注,就好了。
記者心得:兩位家長,對待志愿態度不同,收獲也不同。看來,志愿的“名堂”的確不少,有時間還是有必要提前關注。
考生看法
無面者(網名,2009年畢業于上海閔行中學,被上海交大錄取)
記者:無面,以前我們聊過很多,發現你對志愿還是比較有研究的,而且你也是一個很有思想和個性的考生,可否請你以一個剛剛經歷過高考填報志愿的過來人身份,談談一個考生是否在剛剛進高三時,就該關注志愿?
無面者:我個人認為,剛進入高三的考生還是應以學習為主,不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志愿上。首先是因為這樣可能影響正常學習習慣,容易心浮氣躁;其次,以我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我發現高三一年,成績可以變化很多,成績可能上升也可能下滑,所以過早定下自己的位置沒有意義。
但我并不是說考生要一心鉆進學習里,剛進高三,心里應該有一個奮斗的目標。有了確定的目標后,在學習中才有持久的動力,這個目標就是你想上的大學。對大學,高中生都應該有一些了解。比如上海,這里比較著名的是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所以我和我的同學剛入高三時,目標都是它們。雖然我們中有些同學最后的高考成績離當初目標比較遠,但不可否認,當初這些目標給了我們很大動力。因此,我覺得有個目標還是很有用的。但是,專業還是不要那么早考慮。因為專業比較復雜,而且高中生對大學的專業內涵知之甚少,很容易過早錯誤地定型。
記者:那根據你的經驗,考生什么時候去關注志愿比較好?
無面者:報志愿之前一個月吧,但進入高三以后這方面的消息要多加注意。比如了解某所大學在本校前幾年的錄取情況,錄取考生大致的名次;自己的成績與想去的大學大概的差距是多少。這些信息可以給自己一些動力,促使自己去縮小這些差距,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有就是其他考試信息,如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考試等等,對這些信息如果了解了,而且自己又有條件去參加這些考試,如果通過這些考試,還可能給自己的高考加分。
我就是通過自主招生進入上海交大的。我在高一、高二參加過一些學科競賽,當時聽說參加這些競賽取得成績會對上大學有幫助。上高三前,我就開始準備自主招生的材料了。尤其是個人的簡歷,更要精心準備。我在面試的時候,教授們提的問題基本都是根據我的個人簡歷來的。通過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試后,我與上海交大簽訂了協議,我會在一本的A志愿報考該校,他們也答應只要我上了上海的一本省控線,上交就會錄取我。可是在實際的高考中,我超了一本線56分,所以,進入上海交大就沒有懸念了。
在選擇專業上,我也沒有去追逐很多考生熱衷的金融、經濟類專業,而是報考了該校的機械類、信息安全、電氣信息、航空航天類專業。平時,通過各種媒體了解到全球已進入了能源危機,未來取代傳統能源的將是新型的核能源,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所以報考了這個專業,而上海交大的核工業是在機械大類里招生的。起初有朋友擔心我報考核工業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影響,實際上不會的。我父親就是為核工業工作人員生產防護罩的,我對這個還是比較了解,所以不會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我個人覺得,能上自己喜歡的專業,并堅持下去,才是成功的。我的父母也非常尊重我的意見,不會對我的專業志愿橫加干涉。
記者心得:與無面交流過N次,他的熱情、開朗、有主見的個性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加高考的學子們很忙,忙著各科的復習與考試、忙著借空閑時間補充睡眠,但是忙里偷閑的時候也要像無面那樣給自己定個目標,瀏覽一些高考志愿信息,或許最終會讓自己的高考錦上添花。
錄取場案例警示
2009年,記者參與了某省高考錄取場的工作。在錄取過程中,有意識地搜集了很多成功或者失敗的志愿填報案例。這里,先給各位呈現一例,看完之后,您再決定關注志愿的時間。
某省理科考生郭凡(化名)高考成績529分,高出當地一本省控線31分,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報考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郭凡的檔案在正常錄取時被投入四川大學,但因為所報專業已經錄滿,又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檔,最終被二本一所學校錄取。一本錄取期間,郭凡還打過電話到錄取場,質問工作人員,他的平行志愿的D志愿還填了四川大學,為什么不把他的檔案再投進川大。
從郭凡的志愿來看,他根本就沒有把平行志愿的原理和填報方法搞懂。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考生只有一次投檔機會。郭凡的檔案曾經在其A志愿就投進了川大,因此后續志愿里,郭凡已經沒有投檔機會了。正因為平行志愿是按照“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進行錄取,考生的檔案一旦被投入某所院校,無論錄取與否,檔案都不可能再投到其他院校了。因此,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時,如果對院校不是特別挑剔,最好服從專業調劑,以免被退檔。
郭凡所在的省在2009年的一本錄取中,第一次實行平行志愿。因此,不排除有些考生對這一志愿填報方式的方法還沒有掌握。鑒于此,考生在填報志愿前就要想盡辦法學會怎樣填報平行志愿。其實,打開郭凡所在省的一些媒體播報信息,關于平行志愿的填報方法介紹隨處可見,難道郭凡沒有看嗎?經電話詢問郭凡后,他的答案應證了記者的猜測。
郭凡的失誤就在于平時對志愿填報相關信息沒有關注,更談不上去研究了。填報志愿需要參考的資料其實很多,影響志愿填報的因素也很多,在填報志愿中,考生該如何駕馭,這都是一項比較浩大的工程,也是志愿相關知識長期積累的過程。有一首歌叫《愛你不是三兩天》,志愿亦是如此。
專家建議
郭建民(哈師大附中歷史特級教師,黑龍江省電視臺的《高考面對面》欄目中擔任主講嘉賓。在黑龍江省電臺《名師在線》欄目中任首席專家,高考志愿填報專家):志愿準備是否該從現在開始,我個人建議至少家長應該從現在開始準備了。很多家長非常關心高三學子的生活和學習,但忽略了盡早為孩子做一些志愿填報的準備工作。例如,分析孩子心儀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包括專業錄取分數,以及你所在省(區市)志愿填報的相關政策等等。家長要能根據孩子在高三不同階段成績的波動起伏,做好志愿填報的幾個預案,以備到時填報志愿之需。平時,也可以利用孩子的業余時間,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志向,幫孩子們選出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對考生來講,關注志愿不等于專注志愿,高考復習累了,抽空了解一下大學、專業常識既可以達到休息的效果,說不定也能給自己增加一些學習動力,想象著自己思念的大學在向自己招手,一定自信滿滿了吧!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