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04:45 中國青年報
作者:張鳴 在今年的高等教育國際論壇上,人大校長紀寶成發言反對大學行政化。他說,學術權力現在有行政化的傾向,高校普遍存在學術評價偏離甚至脫離學術發展方向;學校資源配置行政化;相關行政管理者不懂學術規律,用行政手法對待學術問題,方式簡單粗暴。紀校長還當場倡議“教授治學,還學術權力以學術”,贏得全場分貝最高的掌聲。(《錢江晚報》10月27日) 作為人大教師,很為校長的這番講話高興。連他舉例說哪個老教授被處長訓一句話沒有,我都知道是哪兩個人。只是,人大校長至今在位,大權在握,如果真的如此反感大學行政化,不比我等小民,他其實是有事可做的。至少,可以在人民大學反一反行政化,嘗試一下教授治校。用不著真的反掉,做做姿態也好。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苛求我們的校長。因為據我所知,在人民大學,學術行政化的病象一點都不比別的學校輕。遠的不說,前年,因為行政權力干預教授職稱評定,我跟學院領導發生了沖突。在把事情鬧上網之前,我曾給校長寫過兩封信,結果石沉大海。此事后來掀起了軒然大波,據說讓人民大學的聲望受到了損失。還好,我們的校長沒有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樣將我解聘,但最終事情還是不了了之。 再舉一個小事。大學里的人都知道,眼下各個大學要求研究生畢業必須發表核心期刊論文,這是高校政績大躍進的產物,而這個大躍進屬于典型的行政干預學術的事例。無非是借行政強制,逼催出高校的發表量,借以在行政體系的評審中占據高一點的位置。我們的校長也曾當著媒體的面,公開表示反對這種做法。可是,至今人民大學研究生院依然要求博士生必須發表兩篇核心期刊論文,否則不許畢業。從前還可以通融,用非核心替代,現在則斬釘截鐵,非核心不可。這樣一點小事,而且是校長曾經表過態的小事,在自己管理的學校里,居然都反不掉。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校長沒有把承諾落實,還是下屬機關根本就不買校長的賬。 我知道反大學行政化、官僚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像我這樣的小民,喊破喉嚨,也毫無用處。但大學的一校之長,畢竟不是小民。要想做點事情,還是有空間的。比如,雖然各個大學都規定非博士不能當大學老師,但廈門大學還是能把僅有專科文憑的謝泳聘去做了教授。雖然各個大學包括巨無霸的北大、清華,都對本科評估順從如儀,但中科大的前校長朱清在任時就是不買賬。據我所知,作為人大的現任校長,紀寶成先生至少在人民大學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有權威的,也做成了許多別人做不了的事。可為什么對他所討厭的大學行政化,一點動作也沒有? 也許,我們的校長剛剛意識到大學行政化的危害,也許,是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行將離開校長崗位。中國的國情,退休或者即將退休的官員,總是會說點實話。即便如此,我依然相當感動,實話晚點說,總比不說好。光說不做,也比不說也不做好。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