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學校長炮轟自主招生
2009-11-19

2009-11-19 09:40:02 華夏經緯網

中學校長炮轟自主招生 天津中高考“改聲一片”(資料圖)

    天津網訊  從2003年開始,“自主招生”走過了6年時光,大家對于這種招生形式已經從陌生變成熟悉。2003年確定的22所試點院校,多是學科實力強、地理位置好的全國頂尖高校,到現在2010年招生工作即將展開的時候,自主招生試點院校將達到80所。 

  高校自主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方式不斷多樣,對于考生而言無疑是“利好”,但對自主招生的質疑聲也在增多。“中學校長炮轟自主招生標準各異疲于應付”、“時間跨度長高校自主招生漸現‘應試傾向’”、“學生筆試趕場筋疲力盡”等等,是大家對于自主招生在操作層面的抱怨,相信只要假以時日肯定可以有所改觀。但比這更嚴重的是,自主招生這種本來為了打破“一考定終身”的不公平而設立的公平選拔模式,卻開始逐漸帶來不公平的質疑。偏才怪才受到照顧,各科均衡發展的中等水平學生必然要委屈一下,自然引起部分家長的不滿。而面試的隨機性,也帶來了不少非議。今年北大推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更進一步將主觀因素引入自主招生,自然讓不少人對自主招生能否保證公平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新政一覽】 

  北京大學:選擇“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的資質學校,由校長推薦綜合素質優秀或學科特長突出的高中畢業生,在審核通過后,領取面試“直通證”,高考錄取線下降30分。 

  清華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等校共同發起“GSI測試”,測試分成了通用基礎測試(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測試(Special Exam)、面試(Interview)三個模塊。其中G模塊和S模塊采用筆試形式。 

  天津大學:單科優勝學生將獲得更多“優惠”。在天大自主招生考試中前100名的考生若高考被天大錄取,入學后可自由選擇是否進入“求是學部”學習。 

  南開大學:有望實施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2010年計劃招收百名優秀人才進入“伯苓班”和“省身班”學習,中學推薦生有望進入這兩個班學習。 

  同濟大學:滬上80所示范性實驗中學的校長,可直接向同濟大學推薦學習成績優異、或在市級以上各類競賽獲獎、或在科技創新等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長和潛能的優秀應屆高中畢業生。 

  武漢大學:首次允許高一學生報考,對參試考生中特別優秀的考生,校方將最長保留2年的錄取資格。 

  北京林業大學:與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校聯考,面試由各高校自行安排。 

  北京師范大學:綜合素質高,具有特長的優秀學生可自薦或經優質生源校推薦申請明年該校自主招生測試資格。自主招生測試將增加文化課考核,取消面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京大學、香港大學聯合進行自主招生,考生可以同時報考三所高校,如果考生同時得到三所高校認可,則可自選一所。 

 ?。ㄙY料來源各高校招生網站,僅供參考,具體政策是否涵蓋天津考生,以各高校最終解釋為準。) 

  【焦點爭論】 

  ■高校:該不該放棄“應試” 

  從最初的政策制定上看,讓一些綜合實力稍弱但單科成績突出的學生不至于被高考埋沒是教育部2003年在一些高校試行自主招生的主要目的,近年各高校在制定具體招生政策時基本圍繞著這一原則。但到底是以 
“考”為主還是以“薦”為主,大家似乎莫衷一是。北大試行中學校長直接推薦無疑更看重“薦”,但更多的學校還是將政策重點放在“考”上。 

  以清華大學為例,在其公布的選拔辦法中我們看到,“我校的特色測試科目為高級綜合……考察范圍不限于中學大綱,重點考察考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其成績記作A(優秀)、B(通過)、C(不通過)。個別特別優秀的,記為A 。”也就是說,考生的能力強不強,還是要“考”的。 

  而對于北大嘗試的“薦”,不少教育工作者持保留意見。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說:“中國高校不公平現象本來就已很嚴重,北大此舉一推行,將加劇教育不公平現象。”對于偏科生,劉道玉認為應該通過其他辦法來考核。“首先要有一個考試來衡量其是否偏科,其次要對其擅長的科目進行考試,證實他確實是杰出人才。” 

  ■家長:名額少希望并不大 

  北大試行中學校長推薦制消息一出,引來各方關注。某媒體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家長對此舉不夠信任。“如果你想為孩子爭取到這個機會,作為家長你會給校長送禮嗎?”64%的家長認為“會”。同期,某網站為此發起的網上投票也顯示,認為“實名推薦制對多數人不公平”的網友占到69.9%。 

  這種家長和社會熱切關注的狀況自北大公示39位獲得推薦資格的校長名單后立刻歸于平淡,“名額實在是太少了。”一位劉姓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成績有希望考上北大,但他不會讓孩子去爭取校長推薦。“優中選優,希望太小,如果爭不到反而挫傷積極性,我寧可孩子好好復習,好好考。”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對于北大的“新政”反應比較冷淡,人民網一位網友的話可能比較說明問題:“但愿北大的中學校長推薦制,惠及的是‘有才學生’而不是‘有權校長’!” 

  ■學生:精力仍放在備考上 

  記者在校園里了解到,目前自主招生話題確實在各校高三年級中比較熱,但大多把目光集中在那些需要提交申請然后參加筆試、面試的機會上,對于北大的校長推薦制,大家并不熱衷。因為很多學生認為,校長推薦誰自己左右不了,所以他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可以爭取的“考”類自主招生上。對此,多年從事畢業班工作的高老師說,學生這樣取舍比較理性,但自主招生的測試內容和學校的教育內容完全不一樣,是否“自主”,還應更理性。 

  取消中考 不考試就是素質教育嗎

  “中考成績說了算”的時代即將結束?日前有報道稱繼山東省濟南市取消中考制度后,云南省從2012年起也將全面取消這一制度,改由各學校根據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和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兩項指標擇優錄取高中新生。 

  一直以來,我們都對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方法深惡痛絕,并希望有真正的素質教育去取代這種應試教育。此次云南省中考改革的消息一出,也立刻引來各方熱烈爭論,其他省市特別是天津能否隨之而動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各方態度】 

  ■云南:不是取消中考 而是改革中考 

  “云南省2012年取消中考”的消息激起波瀾,一些學生和家長產生疑問:難道是3年后不用中考就能上高中嗎?云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楊必俊給出標準說法,“取消中考制度這一說法不準確。”他表示3年以后并非取消中考,而是由新的考核方式來取代原有的一卷式中考,即全面推行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其中的學業水平考試包括語、數、外、理、化、生、史、地、政、音、體、美,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13門課程。“我們將對初中入學新生,從初一至初三在思想品德、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綜合素質進行完整記錄,并結合老師、家長的評定,學生自評以及同學互評,多層次、多角度記錄學生成長的過程,得出綜合分數。” 

  ■天津:平時表現 中考成績 

  “一考定終身”狀況正在改變 

  天津中考制度改革方向是什么?記者近日從天津教育局了解到,作為改革重要內容的《天津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已經出臺。為保證綜合素質評價順利實施,天津各教育機構正在公開選拔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信得過、威信高、責任心強的人員組成領導小組,對全過程進行監督。他們還將完善公示制度。可以說,天津中考“一考定終身”也將逐漸被科學全面的綜合素質評價所取代。 

  負責此次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制定的耀華中學副校長陳曉明介紹說,今年將在全市范圍內逐步改變以升學考試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高中階段招生要參照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報考市重點高中的考生,在市級考查(地理、生物、思想品德、歷史)4個科目中,至少有兩個科目的成績達到“良好”標準,其他科目應達到合格標準;區縣級考查科目的成績應全部達到“合格”標準。報考其他普通高中學校和中職類學校的考生,市級考查和區縣級考查科目的成績應達到“合格”標準;在學業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參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考查學科的成績擇優錄取。

  【焦點爭論】 

  主觀評價如何保證客觀與公平? 

  “云南省的中考改革后學校的自主權多了,老師的作用更關鍵了。素質測評以A、B、C、D來評定,這里面有很大的主觀性。跟家長關系好的,也許給你個A;關系一般的,說不定就給個B,而這些卻成為孩子升高中的指標之一。還有一些所謂的推薦生、特長生,這又給拉關系、找后門留下了很大空間。”采訪中,很多家長認為云南省中考改革其實是一種權力下放,老師也在遭受信任危機。 

  南開區教育局中學教育科范廣澤科長告訴記者,云南省教育部門的這項改革參考學生在平時德智體各方面的表現和成績,實際上給了學生更多的機會。但綜合素質評價存在主觀的因素,比如學習態度和能力,這就無法給予絕對的客觀評價,如何進行公證的評估還需要一個長期的試行和磨合的過程。“云南的這次改革是用學生的‘平時成績’代替了‘期末考試成績’,如何讓家長和學生更信服,就需要各個學校對學生的平時表現透明化、公開化,這才能保證中考改革的順利進行。若評價標準一旦變得模糊,程序不透明,也易滋生教育腐敗,造成新的教育不公。” 

  “像山東濰坊2004年就實行了類似的政策,為了公正,某些學校還成立了招考辦公室委員會,委員會中不僅有學校的領導和老師,還有一些社會賢達、家長代表,這樣共同監督就會盡量消除相對的弊病。”紅橋區教育局陳淑芳局長認為檢驗是否公平需要一個過程,各地應該相互借鑒。 

  高考未改,中考改革是否會加重學習負擔? 

  在我國高考制度仍未改變的大局下,一些教育專家擔心中考要脫離考分很難實施下去,因為追求高分,仍是多數基礎教育學校的終極目標。“把一次中考改為多次,學生的負擔不僅沒有減輕可能會更重。如果把每一次的學業水平考試都作為高中招生的錄取依據,對于一些適應力差的學生也是不公平的。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進入新的學習階段都要經過一個磨合過程,有的這個過程還相當長。”此外,也有專家認為未來的義務教育可能要從九年制普及到十二年制,人為地用學分制度將義務教育階段隔斷,不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不在于取不取消中考,而是要研究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徹底減輕學生和老師的負擔,才能引導學校教育回到真正的素質教育軌道上來。”   

  【學生聲音】 

  有更多時間發展興趣 

  說實話,現在初三很辛苦。除了學習,根本沒有業余時間,自己的興趣愛好也都放棄了。我覺得云南省的這個改革非常好,這樣我們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也督促我們從一開始就努力學習,而不是“臨考抱佛腳”。 

  失去了學習的目標 

  從懂事起,父母就對我說中考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檢驗這九年學習成果的最好證明,如果取消了,也許我真的就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學習了。當然如果站在學生的角度,覺得應該取消還是好事,很多人都告訴我初三這一年壓力太大了。

來源:天津網--每日新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