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04日08:05 南方日報
對于吳老的義舉,支教隊員都已獲知。從山里走出,到醫院照顧趙鵬的廣商大四學生黃振榮,昨天寫了一封電子書信表達他的心跡。發到記者郵箱后,他又發來短信:我不善言談,但請你一定轉達這些文字。 “等回到廣州,我們真的想去吳老家中當面致敬,不知道是否打擾他老人家。”通話末尾,隊長陳華信再次說出了心愿。 您讓我們堅信: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敬愛的吳老: 我和隊友很感謝您對趙老師病情的關注,感謝對山區教育的支持,也感謝對我們支教團隊工作的肯定。 我們都知道,吳老是著名的改革開放闖將,以“殺頭就殺我吧”的豪言,開辟市場經濟的血路。如今,88歲高齡仍心系農村,助推文教,那個只能在報紙上看到的擔當時代、思想解放的吳南生,真實地走到了我們這群“80后”的跟前。 從政壇退休您仍能持之以恒地關注農村,這讓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更加敬佩您的為政和為人,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念———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時代青年需要關注草根,需要眼睛朝下,與您當年相比,我們還不副名,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我來自茂名農村,自小在農村長大,我的哥哥和兩個弟弟都是初中輟學外出打工,所以對農村教育特別有感觸。每次來到貴州油杉河村,就像回到自己的家。在這里支教,像是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上學。 我們很多隊友也都來自農村,對農村、農業和農民有深厚的情感。從農村中來,再走到農村中去,3年來我們堅持下來了。其實想法很簡單:讓更多的山村孩子,能像我們一樣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希望以此慢慢地改變貧窮和落后。 敬愛的吳老,我們大學生搞支教助學,優勢在于精力充沛,知識豐富,相較于社會人士,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認同。但同時面臨很多困難,感觸最深的是缺乏社會資源。比如說,缺少資金的支持,缺少專業的培訓。 我們都很希望可以得到社會的支持幫助。希望能在廣東形成一個高校支教助學聯盟,發動其余高校學生,像我們一樣點對點,長期固定扶持貧困山村小學的發展。 我們拒絕“形式”,不搞“蜻蜓點水”,只想切實為農村教育盡一份當代大學生的綿薄之力。 最后,祝您身體健康! 敬禮! 廣東商學院“向日葵天使” 支教團大四學生 黃振榮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