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知識改變命運 上萬農民陪讀
2009-12-07

2009-12-5 0:02:18  紅網

  甘肅會寧是個國家級的貧困縣,但每年卻有1萬多學生由家長陪讀。這些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境貧寒,但家長們為了能讓孩子享受城里更好的教育資源考上大學,不得不放棄土地甚至“砸鍋賣鐵”,蝸居在縣城窄小的出租屋內邊打零工邊陪孩子讀書。(12月4日《中國青年報》)
  
  會寧自然環境惡劣、嚴重缺水,但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每年教育支出卻占GDP的60%,為“去有水的地方”讀書是每個會寧孩子堅韌面對困難的動力。農民不惜放棄立命之本的土地,“砸鍋賣鐵”也要來到城里陪孩子讀書,只是因為一個樸素而執著的愿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孫子陪讀的張桂芳老人,年近七旬,每天晚上都要冒著逼人的寒冷徒步繞縣城一圈撿廢品,每月大概可以換回300多元的收入。她和丈夫都堅信,“只有讓娃娃考上大學,才能改變一輩子的命運”。
  
  上萬名農村學生家長毅然來到消費水平高的縣城陪讀,只因懷揣最初的夢想,只因堅信知識改變命運,辛酸沉重之后卻是溫馨、偉大。雖然國家一直在搞西部大開發,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許多山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落后,無論是教育的硬件還是軟件設施,還不能跟許多大城市相比,即便是在本地區教育資源還是向城鎮地區聚集,農村往往成為教育的邊緣地帶,既無好師資亦無完善的基礎設施,同等情況下,農村孩子只有付出數倍于城市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拿到一張大學的“入場券”。為了改變下一輩的命運,讓他們飛出大山,家長們才“不惜代價”地堅持送孩子到城里讀書,這就是會寧以及全國許多地方龐大“陪讀農民軍”形成的原因,他們并非不知道壓力(經濟、身體)的沉重,他們知道自己在為什么而付出。
  
  城鎮化進程并沒有讓農民變成“城市戶口”,他們成了游離在城市和農村邊緣的“浮萍”,土地于他們已很陌生,城市卻終是個流血流汗的驛站,他們只是個過客。他們身后是1600萬留守兒童,孩子們在日漸凋敝的農村并不能享受到很好的教育,“讀書無用論”的甚囂塵上、越來越難的升學機會讓他們中的很多人早早就放棄了“讀書改變命運”的夢想而是輟學進城循環著父輩們的打工生活。“會寧陪讀現象”只是農民孩子上學難、上好學校更難的縮影,除了驚嘆他們面對困難卻矢志不渝的堅韌精神外,國家和社會還可以做更多,比如取消農民工子女城里上學擇校費、打破戶籍限制逐步消除城鄉二元格局、在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時適當向農村落后地區傾斜等等。
  
  每個中國人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會寧農民為了孩子能享受到滿意教育,卻要做出“砸鍋賣鐵”、背井離鄉的決絕,這到底是誰的不幸?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