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遂寧日報 更新時間:2009-12-11 8:25:07
教育助學工程
讓每個孩子都走進學堂
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知識的撫慰和熏陶是每個孩子的權利。但是,曾經卻有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困而面臨輟學的窘境。今年以來,我市的“十大民生工程”當中的教育助學工程為孩子們提供了眾多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和措施照亮了孩子們求學的道路。
義務教育階段
學生“兩免一補”工作
【目標】
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包括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
免費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教科書,做到“應免盡免”;補助8.9萬名寄宿貧困學生生活費,做到“應補盡補”;確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現狀】
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包括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
免費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教科書,做到“應免盡免”;補助9.1502萬名寄宿貧困學生生活費,做到“應補盡補”,完成率102.8%;確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聲音]
“我的爸爸媽媽都在外打工,因為文化少,掙的錢不多,每個月能寄給爺爺奶奶的很少。我非常喜歡讀書,現在讀書不交學雜費了,奶奶說,這減輕了我們全家的負擔,爸爸媽媽知道后也非常開心,每次在電話里都讓我好好學習。現在我讀起書來特別有勁,我一定會努力的,爭取考個好大學!”
——蓬溪縣群利小學學生 蔣金鋒
家庭困難學生受資助
【目標】
對3.1萬名中等職業學校1至2年級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資助;對3800名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資助。
【現狀】
對3.0759萬名中等職業學校1至2年級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資助,完成率99.2%;對3806名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資助,完成率100.8%。(注:資助中等職業學校1至2年級學生做到了應助盡助,由于學生流失等原因,實際應資助學生數小于目標數)
[聲音]
“高中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了,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貧困家庭來說,要負擔一個高中生的費用是很難的。在我就學陷入困境的時候,社會各界的好心人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我渡過了難關。正是有這些好心人的支持,我渾身才充滿了力量,才能考上大學。我想,我會把這份關愛放在心中,在大學發奮學習,將來用自己的力量來回報社會,讓各位好心人看到,他們付出的愛心沒有白費!”
——射洪中學2009級高中畢業生 楊玉紅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2.9萬人。對全市農村特困、城市低保、庫區移民、扶貧異地安置家庭子女、退伍士兵和孤殘學生等中職學生免除中職學費。
【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1099萬人,完成率107.2%。對全市農村特困、城市低保、庫區移民、扶貧異地安置家庭子女、退伍士兵和孤殘學生等中職學生免除中職學費。
[聲音]
“我是一名視力有缺陷的學生,爸爸媽媽都是純粹的農民,家里經濟狀況很差。曾經,為了前途,我感到十分的迷茫,不知道路在哪里。后來,我來到了遂寧市民進中專校,學習專業技術,而且在這里,學校免除了我的學費,減輕了我們家的經濟壓力,學到了知識,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遂寧市民進中等專業學校春招電子班學生 周亮
特殊教育
【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殘疾學生達到1830人。
【現狀】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殘疾學生達到2021人,完成率110.4%。
[聲音]
“作為特殊學校的老師,我們不僅僅要教育孩子們寫字算術,更要引導他們克服自卑的心理。要讓孩子們知道,身體的殘疾并不是他們的過錯,他們與普通人沒有區別,能享受所有的權利。同時我們也要教導他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立自強,才能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也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孩子們對特校的老師也有深厚的感情,他們經常用手語說,我們不僅是老師,更是媽媽。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我最自豪的時候!”
——船山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 龔艷春
強化教育助學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宣傳國家出臺的教育助學政策。
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落實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和社會保障政策,擴大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覆蓋面。
加強對學校收費行為的管理,全面清理現行學校收費政策,進一步規范教育收費行為,治理教育亂收費。
加強教育經費監管,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來源:遂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