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集體當保姆?昨晚8時,成都火車北站,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34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女大學生集體踏上了開往北京的1364次列車。作為四川首個“大學生保姆團”,在元旦、春節的保姆需求旺季,她們將在北京從事高級家政服務。(12月26日《華西都市報》)
對于大學生當保姆這件事,負責組織女大學生進京的家政公司負責人表示,臨近春節,正是全國各地打工者回家團聚的時候,這批大專生“逆流而上”到北京從事家政服務,意義非同小可。一方面說明現在大學生的擇業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被人瞧不起的家政行業成了香餑餑。另一方面說明家政行業的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洗洗衣、做做飯,或者是照顧老人小孩、打掃衛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業正在發生細分,不同家庭有了不同的需求,這也給有志于家政服務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
真是賣啥吆喝啥,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你說的再好聽也掩蓋不了大學生當保姆是對社會、家庭、本人的多重傷害的事實。
對大學生本人來說,如果有志于當保姆,那還上大學干什么呀?上大學得花多少錢誰不知道?說什么“大學生當的不是傳統意義上洗洗衣、做做飯,或者是照顧老人小孩、打掃衛生的保姆”,但他們當的是什么樣的保姆呢?難道真得有人會把他們當成高級管家不成了?而如果不能成為高級管家,難道他們就一輩子都掙月薪千元不成了?再說了,根本就沒有8小時工作制的保姆吧?那么,他們怎么談戀愛?怎么生養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現在的保姆中,20出頭30不到的能有幾位?
而對家庭來說,有幾位家長希望自己辛辛苦苦供出來的大學生去當保姆?說的再好聽,現在的保姆也不過還是以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為主吧?而對于雇主的家庭來說,大學生保姆同樣是一種傷害,因為大學生保姆干不長就是客觀事實。此前進北京的一幫大學生保姆,干的最長的也不過就是半年而已,而這一批來自四川的保姆工作時間已經確定了,不會超過3個月。而哪一個家庭會喜歡隔三岔五就換保姆呢?
再說社會,我們培養大學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難道就是為了讓他們去和低學歷者搶飯碗不成?是的,別的國家也有大學生保姆,但人家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咱們這里一樣嗎?而大學生們在學校學的知識,在當保姆的過程中到底能用上多少?這是不是人才浪費并不是誰是不是就不是了的。
確實,大學生就業難早就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大學生如果有志于當保姆別人也管不著。但在現階段,大學生當保姆的條件并不具備,除掉家政公司可以借機炒一把外,大學生當保姆對哪一方來說是好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