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頂起教育安全的這片天
來源:公益中國網 作者:潘軍強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熱潮中,臨安市教育工作緊緊圍繞安全與質量兩件大事,堅持以教師和學生為本,固本強基,開拓進取,促進科學和諧可持續發展。
安全是教育的第一大事。教育安全是教育發展的首要目標,更是教育發展的前提基礎。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保擔子重于泰山,擺在全體教育人面前的是重重壓力:
——教育人口基數大。全市在校學生數達到8萬余,在職教職工人數近6千,確保教育安全就是確保全市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安全。
——交通安全壓力大。臨安地域面積大,人口分布散,公路里程長,低等級公路多,再加上農村公路運力普遍不足,讓學生行得安全任務很重。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安保壓力大。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外來人口數量陡增,由于這些孩子家庭監管普遍松懈,確保這些學生平安健康任務艱巨。
——飲食飲水安全形式嚴峻。隨著布局調整的推進,學校普遍實現規?;藢W校數量增加,加上我市部分地區有腸道傳染病流行史,防疾防疫和飲食飲水安全形勢嚴峻。
——校舍安全存在隱患。由于我市海洋性季風氣候比較明顯,汛期降雨集中,洪澇災害時有發生,部分學校依山依河修建,地質災害和校舍安全隱患存在。
——師生心理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由于社會價值觀日趨多元,社會對教育日益關注,考試升學壓力仍然存在,師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呈上升趨勢。
面對這樣的安全壓力,我市全體教育人群策群力、不斷創新,扎實工作,撐起了教育安全的一片藍天,維護了安全和諧的良好局面。
第一招: 強化層層負責的制度化管理模式
臨安市教育局明確提出“安全是天,質量是地”的工作理念,把安全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安全保障工程作為教育八大工程之首。建立了“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參與,誰有責”的管理機制。
在局機關層面,實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負責制,由副局長具體分管,安全衛生科專門負責安全管理工作。
在學校層面,建立校長問責制,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明確安全工作分管校長。建立健全學校內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規范學校安全工作流程,將學校崗位的安全責任逐條細化,分解落實到人,落實到工作環節。
第二招:建立多維一體的立體化監督網絡
為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力量關注教育安全,教育局推出了學校安全隱患社會有獎舉報活動。凡屬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內危及師生安全的隱患,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向教育局舉報。教育局專門科室負責對社會舉報進行核查和處置。
為加大宣傳力度,在臨安新聞網上公布了舉報電話和郵箱,并印制公告在全市公開場合進行張貼。此舉措的強力推出,有效地加強了學校的安全工作,把很多安全的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并營造了全社會關注學校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為爭取更多的力量參與安全監督,教育局聘請了92位關工委成員擔任學校安全監督員,對學校安全實施全程監督。為確保學生校外和節假日安全,我市部分學校建立了紅領巾監督崗、熱心家長監督崗,并通過家校通、校訊通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的協同機制,一個多維的立體化安全監督網絡正逐步建立。
第三招:實施以獎代補化解學生乘車硬傷
為破解中小學生乘車難,我市從2004年起對中小學生乘車接送工作實行以獎代補,制定了學生乘車接送的“五定”標準,并逐步建立了以獎代補長效機制。
2008年專項補助金額提高到了100萬元。這在很大程度提高了車隊的積極性,規范了學生上下學乘車接送工作,緩解了學生乘車壓力,提高了學生乘車的保障系數,化解了乘車難的硬傷。
同時,教育局與交通,運管等部門合作,大力開展交通安全示范學校評選活動,制定了臨安市交通安全示范學校考核標準,以創建為抓手加強安全工作。創建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展開,并最終實現交通安全示范學校全覆蓋。
另外教育局還與相關部門通力協作,通過發放小黃帽、劃定彩色斑馬線、啟用臨時信號燈等形式加強交通安全工作。
第四招:建立多管齊下的工作機制
近年來,我們以平安校園建設為目標,開展安全主題月活動,每月確定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相應的內容,內容幾乎涵蓋了學校安全的各個方面,把安全工作緊緊抓在了手中。
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機制,在社會舉報的基礎上,實施全市學校安全隱患大排查,特別加大交通、飲水、食品、疾控等專項檢查力度并實施檢查情況報告公示制度。
建立學校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全市學校制定應急預案,重點開展火災逃生、防溺水等應急演練。建立安全宣教工作長效機制,每月確定宣教主題,活動做到常規化、序列化。鞏固“警校共建”長效機制,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力度,確保校園平安。
通過不懈努力,近年來學校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以來,有效控制了副傷寒、手足口病、麻疹、甲流等疫情,學校安全事故發生率實現負增長。有效維護了教育工作穩定和諧的良好工作局面。
安全工作沒有終點,永遠都是新起點;安全工作不容松懈,永遠都要繃緊心弦。我們要時刻懷揣對學生負責、對群眾負責的高度責任感,朝著零死亡、零事故的目標,為保障平安教育不懈努力。
在事業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將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挑戰,只有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才能攻堅克難,取得事業的突破。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思路,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勤懇的工作,永遠頂起教育安全的這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