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0年01月12日 來源: 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沒有想到,最近幾天報名來參加教師資格證培訓的學生這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非師范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昨天,杭州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辦公室姚老師告訴記者,“1月10日教師資格認定需要的教育學、心理學考試報名剛截止,就已經有不少學生跑來報培訓班,想在考試前突擊培訓提高。”
姚老師告訴記者,繼續教育學院舉辦教師資格證的考前培訓已經有多年歷史,從近年的趨勢看,要求培訓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加,今年的情況特別火爆,而且來培訓的都是非師范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包括法律、金融、管理、經濟等專業,因為他們平時沒有接觸過相關的學科,所以不少學生都選擇花錢進行考前培訓。
前幾天剛剛報名教師資格證認定的大四學生秦麗是法律專業的,她對記者坦言,巨大的就業壓力是自己萌發考證念頭的主要原因。最近秦麗跑了幾場校園招聘會后發現,除了中小學校走進大學招聘之外,還有不少社會培訓機構也有大量的用人需求,一些單位對教師資格有所要求,“如果有了教師資格證,無疑給自己就業增加砝碼。”
另一位英語專業的學生黃舒立認為,自己雖然不是師范科班出身,但良好的英語基礎和表達能力,讓她愿意和師范生“較量一番”。過去,英語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更愿意去外資企業、從事翻譯工作等,但今年很多同學都覺得有點難。“我們做英語教師,也挺順理成章的。”
不少大學生表示,近年來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不斷提升,尤其今年教育系統實施績效工資,教師收入向公務員靠齊,農村教師待遇與城鎮教師收入差距縮小,才使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加入教師隊伍,一些學生表示,就算是農村學校也可以考慮。
在浙江師范大學日前舉辦的師范類專場招聘會上,來該校參加招聘的民辦學校、培訓機構有130多家,比去年增加了100家,僅浙江海亮教育集團就為畢業生提供了一筆大單:100個教育崗位和100個非教育崗位,“如果優秀畢業生很多,我們還將提供更多崗位。”海亮教育集團負責招聘的老師表示。
與一些公辦學校提出的省級優秀畢業生、本地生源、碩士畢業等硬框框的“高門檻”相比,民辦學校和培訓機構對人才的要求更加靈活和獨特,工資標準也定得不低。
剛剛參加完寧波夏恩英語培訓機構“雙語面試”的學生姚亞君就認為:“相對于‘門檻’較高的公立學校,這些培訓機構更重視我們應聘者的工作經驗以及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受自己非師范專業的限制,學翻譯的小姚認為對于廣大想從事教育工作而又“身份尷尬”的畢業生,最好的選擇就是一些民辦的培訓機構或民辦學校,“在民辦機構的教學事業中積累經驗,先就業,再擇業,對未來發展也有好處。”
來源:浙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