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8 08:30:57 [來源]:工人日報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公招197名老師,實際報考人數為2573人,且沒有一人缺考——
彭水是重慶市遠離主城達數百公里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該縣今年面向全國各大高等院校擬招聘197名教師,全國共有2573人報名。其中,有6位研究生報名,并且已經被錄取。招錄比例突破13:1。“這是我們之前不敢想的!這對彭水教育發展來說是件大好事!”彭水縣教委主任熊明對此頗感意外,同時也喜上眉梢。
國家級貧困縣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正常現象,如今招聘教師考試為何這般火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這不僅與這個縣的全國求才行動有關,同時也折射當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嬗變。
貧困山區的全國求才行動
地處重慶東南部的彭水縣,是重慶較為落后偏遠的山區之一。在這樣的地區,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正常現象。近年來,彭水縣城鄉師資不平衡、教師素質普遍低下、學科結構不太合理,部分學科教師嚴重短缺等問題長期存在。今年,該縣教師崗位卻出現13個大學生搶一個崗位的現象。據了解,這正是彭水在城鄉教育統籌改革實驗中堅持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實施內培外引策略的良好效應之一。
彭水縣委常委兼教育黨工委書記周毅告訴記者,目前彭水縣已把教育放在了戰略性的高度,爭取廣納賢才,彌補過去教育力量的薄弱,急切盼望優秀的大學生到彭水任教。所以,從去年開始啟動了全國求才行動,縣委書記蒲陽親自帶隊,縣四大班子相關人員相繼前往國內高校尋求優秀畢業生。
周毅坦言,彭水縣目前師資薄弱,縣委縣政府對教育十分重視,希望公招一批年輕教師,推動彭水教育發展。去年該縣投入了1.8億元,新建了一所普通高級中學——彭水一中,招生規模達到了6000人,現在,該縣正努力將其打造為該縣第一所市級重點中學,這更加快了從縣外引進師資力量的步伐。
在落后地區更易有所作為
此次考試,彭水縣出了一套綜合基礎知識題,題目涉及教育學、心理學、法律法規。記者在考試現場看到,上午11:30考試時間結束前,部分考生就走出考室,“題目難度一般,最難的要算最后一道論述題‘結合實際談談對上好課的理解’。”不少應屆畢業生表示,他們的答案偏重理論,“不知道能不能得個好分數?”
重慶長江師范學院中文專業的小云告訴記者,他們班上有40多個同學,“今天來現場考試的有10個以上。”
該師范學院的王小婭告訴記者,當老師一直是她的理想,可畢業半年多了,一直未找到理想的工作,此次與10名大學同班同學一起報考了彭水縣內的學校。
記者在該縣教師招聘簡章上看到,對于教師享受的工資待遇、福利與國家規定一致,沒附加物質待遇和承諾,且簽約后暫時還不能確定所任教的學校是哪所。盡管如此,當天參加筆試的大學生們普遍表示,重慶的發展欣欣向榮,盡管彭水不在主城,但在教育落后的地區更容易有所作為。
重慶師范大學生物環境專業應屆研究畢業生田凱,目前已經與彭水縣教委簽約,決定前去教書,但在山東一事業單位工作的女友反對。他告訴記者,目前他正在山東老家勸女友與自己一同去彭水發展。田凱稱,在家鄉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并非易事,而發展中的彭水可以讓自己前途更敞亮。同時,自己也愿意深入基層鍛煉能力,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折射大學生就業觀念嬗變
“這是我們首次面向全國公招吸引這么多人才!”熊明說,197個教師崗位主要集中在縣中學和農村小學。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去年底彭水通了高速公路,目前彭水到主城的車程在2小時左右,因此對人才增大了吸引力。“到彭水教書離家也不算太遠,而且還可以到重點中學教書。”一位主城區的考生說。
一些專家稱,這么多人來擠獨木橋,工作難找是首要原因。
彭水縣委常委周毅認為,大學生熱捧彭水教師崗位還有名校帶動效應。2009年12月,重慶南開中學與彭水一中成功實現“捆綁發展”、合作辦學模式。南開中學將在辦學思想、學校管理、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科研等方面大力幫扶彭水一中。新聘教師在被錄取后都有機會到南開中學接受新教師培訓,感受名校風采,以帶動一個縣城基礎教育的整體發展。
此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正逐漸發生變化。隨著國家選調大學生到基層工作、鼓勵大學生當村官等一系列就業舉措的施行,更多的大學生在基層、在鄉鎮找到了實現自己價值的土壤,也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愿意深入基層,體驗生活、鍛煉能力、豐富人生經歷。為此,大學生們面對山區落后的教育面貌,愿意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能力為山區教育盡自己所能。
來源:上海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