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0-01-19 08:34:42
孩子的眼里充滿期待。 本版攝影:呂玥
水泥板成了孩子們的乒乓球臺。
孩子們的中飯,大多是白飯就腌菜。
常山縣新昌鄉泮源小學老師的來信,讓本報記者走進偏遠山區小學——
大山深處的渴望
〉〉〉老師來信
浙江日報編輯記者,你們好!我2009年8月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常山縣最偏遠的新昌鄉泮源小學任教。我寫這封信,是希望更多人來關注大山里的孩子。
泮源小學距鄉中心小學有27公里,到縣城差不多有50公里,群山環抱,道路蜿蜒。
學?,F有4個班級,4位老師,31位學生,每個教師分管1個班級。這里的孩子90%都是留守兒童,缺少關愛,學習生活條件不好,他們的童年根本不能和城里孩子相比。
大山里孩子也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墒鞘墁F實條件的制約,他們的成長十分艱辛……
泮源小學徐禮軍
〉〉〉記者調查
從常山縣城出發到新昌鄉并不遠,可要到鄉里最遠的教學點——泮源小學,卻頗費一番周折。
汽車一直在3米多寬的盤山公路上繞來繞去,路的一邊就是陡坡,沿路不時可見一些從山上滑下來的碎石和土泥。
汽車行駛了1個多小時,一路上,記者幾乎沒有看到其他汽車進出。
榨菜當零食吃
到達泮源小學,已是中午時分,孩子們正在吃中飯。
一溜平房五六間教室,孩子們從食堂里領了飯盒后在各自的教室里吃。記者看到,所謂的食堂,其實只是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一邊堆滿了柴火,一個土灶臺用來加熱孩子們的飯菜。
“每天6點多,學生們就要走四五十分鐘的山路來上課。”汪祖發老師告訴記者,“學校不提供伙食,飯菜都是孩子們從家里自帶的。”
記者在教室里轉了轉,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圍在一起吃飯。大多是一盒白飯加一些腌菜,吃上一頓泡面就是換換口味了。
在二年級的班級里,記者看到一個女孩端著一盒白飯,就著一小包榨菜吃得津津有味。等下課時,記者見她手里居然還攥著那包沒吃完的榨菜作為零食。同學們說,這榨菜就是我們的零食。
僅有一只籃球
在教室里安靜吃飯的多半
是女孩子,幾個男生老早端著飯盒跑到操場上,邊打乒乓邊吃飯。
陽光下,幾個孩子揮著已經十分破舊的球拍,玩得十分開心。“這是孩子們最愛的體育活動了。”一旁的徐禮軍老師告訴記者,“3副乒乓球拍是學校上學期領來的,基本上都壞了。”操場里有一個很新的籃球架,據徐老師介紹,現在學校里只有一只完好無損的籃球。
“孩子們缺體育用品,更缺精神食糧。”徐禮軍老師說,“這里的多數孩子,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又很少與外界接觸,能長見識的東西很少,但學校里幾乎沒有適合他們閱讀的課外書籍。”
前段時間,學校里的老師讓他們每個人寫了一篇名為《新年愿望》的作文。記者看到,孩子們用歪歪扭扭的字寫下的心愿——想要的僅僅只是一本童話書或者故事書。
冬天穿春秋裝
在六年級的教室里,記者看到一個高個子男生,一直安靜地坐在最后一排自己的位置上,記者讓他站起來一看,發現他的衣服褲子都明顯偏小,都是春秋裝。
汪老師告訴記者,這孩子叫小鵬,全家5口人,年近80的爺爺身體一直不好,伯伯有殘疾,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有2000元左右的錢寄回家,媽媽已離家出走。每年的書本費,都靠爺爺省吃儉用積攢。
這里,像小鵬這樣長期缺少父母關愛、家境貧困的孩子并不在少數。
〉〉〉記者感言
從泮源小學出來,又繞了1個多小時的山路,記者的心也是百轉千回。
其實這里的孩子所要的并不多。他們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只是想多看幾本課外書,想好好地與小伙伴們玩玩乒乓球、打一場籃球,美美地吃上幾次零食,穿著漂亮合體的衣服,每天多得到一些關愛……
或許你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幫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圓一個夢。因此,本報在這里向讀者呼喚,在這個冬天,讓我們都奉獻一點愛心吧。至少在這個冬天,讓我們一齊行動,讓大山里的這些孩子,能有一個溫暖記憶。
我們希望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些大山里的孩子。愛心熱線:13958009237或登錄本報網絡互動版“報網零距離”,說說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