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0-01-20 08:52:58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消息 (記者蔡朝陽、通訊員蔣潤濤、徐會星)昨日,記者在孝昌縣王店中學看到,教學樓修繕一新,實驗室設施齊全,學生宿舍干凈整潔,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再也不用130多人擠在70平方米的教室里了。
這是孝感市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孝感把學校標準化建設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突破口,著力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加快中小學標準化建設,使農村教育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孝感甘露”、“陽光工程”。3年來,全市投資3.4億元,改造項目1017個,新建改建面積54萬平方米。
一個個措施強力推出:投入資金6300多萬元,完成農村中小學基本生活設施建設項目258個;將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列為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投入資金1.4億元,解決農村中小學生飲水難、就餐難、如廁難……目前,有322個標準化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1.2億元。
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合力推動,目前,孝感市新建標準化實驗室350個,改造更新1000多個實驗室的設施設備,90%的鄉鎮中小學實驗室達到國家基本配備標準,80%以上鄉鎮學校實現了圖書室的基本規范化。
孝感的學校標準化建設,不僅僅限于硬件,軟件建設也毫不含糊。選派骨干教師開展送課下鄉,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教研水平。城區學校新提拔干部必須先到農村任教,教師晉升職稱必須要有農村學校支教一年以上的經歷,農村教師績效工資要平均高于城區教師12%。
市委書記黃關春告訴記者,孝感將繼續通過財政政策、區域布局、結構重組等機制創新,讓教育均衡的溫暖陽光照耀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