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2 02:30 來源: 北青網 北京青年報 鄧興軍
新源西里小學特教學生和普通班的孩子一起上課■攝影/本報記者 錢冰戈
本報訊 在全市唯一進行融合教育的新源西里小學,有一群隨班就讀的智障學生。與其他普通學生不同,他們都擁有雙班籍。學校正在進行的融合教育,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智力情況,在特教班和普通班走班上課。
■隨班就讀進步神速
在上周的期末考試中,患有腦癱的彤彤和患有自閉的毛毛,坐在自己的普通班參加數學考試。過了30分鐘,彤彤已經答到第三大題,毛毛則更快,開始了第二頁答題。新源西里小學教學主任朱振云欣喜不已:“因為腦癱,當年7歲的彤彤遭到了許多學校的拒絕。那時他連路都走不穩,說話也不清楚,為了上學,和媽媽急得直哭;因為自閉,從外地到北京求學的毛毛,剛開始甚至在教室里趴著上課,情緒還特別急躁,愛攻擊別人。”
■40多名學生有雙班籍
按照新源西里小學正在進行的融合教育模式,彤彤、毛毛和其他隨班就讀的學生一起,首先被編為特教班,任課老師為他們量身定做特色課程進行矯正。到二年級,學校對這些孩子進行測試,再根據不同情況安置到普通班。于是他們就同時在特教班和普通班擁有了學位。
“目前,全校60多個隨班就讀學生,有40多個學生有雙班籍,涉及學校的每個年級。”新源西里小學校長梁松梅說,“有單科、多科融入的,有5名學生甚至完全融入。”
梁松梅坦率地說,剛開始進行融合教育實驗,覺得這些孩子是一種負擔,但是幾年后,不僅隨班就讀學生的規模越來越大,還成為拉動學校普通學生生源增長的助推器。特教班從原來全校只有一個班發展到現在的9個班,上課模式也從復式混班發展到現在的雙班籍。
■普通學生也受益
“融合教育讓隨班就讀學生受益。”梁松梅說,“普通班學生也受益,普通班學生的學習平均成績不僅在區里進入前五名,也培養了他們融合特殊人物的社會責任感,更能容忍和理解隨班就讀學生一些看似幼稚的行為。”
根據市教委的統計,全市有7926名特殊教育學生,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的2%,涉及2萬余家庭人口。為了能讓這些特殊學生融入生活,有5171名特殊兒童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記者采訪發現,由于普通學校老師專業欠缺、同齡人對特殊兒童不了解等原因,讓這些因智障、自閉等導致某些科目學習困難的孩子受到歧視和排斥,不少隨班就讀的學生因缺乏針對性的教育而徹底被別人和自己“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