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首個“關懷班”來了24名學生
2010-01-25

2010-01-24 11:32:26    來源: 半島晨報

  小學生放學后鉆進化妝品店玩游戲、10歲“雙棒”離家出走在游戲廳泡4天……近日,本報報道了部分農民工子女因無人看管而沉溺游戲的報道。學者、專家、人大代表通過本報倡導在社區建立“關懷班”。經過8天的緊張籌備,1月22日下午,第一個農民工子女“關懷班”在星海灣街道星南社區開班,吸引了24名學生及7名家長參加。大連大學教師苗延亮還給本報寫來一封讀者來信,盛贊本報首倡的這一公益活動。

  1

  家長的擔憂沒時間管,孩子早晚被游戲機毀掉

  1月14日,本報報道了百合山莊一化妝品店暗藏游戲機招徠近百小學生;同日,一對10歲“雙棒”為玩游戲跑出10多公里,在游戲廳里泡4天,揮霍近千元;20日,本報記者調查寒假第一天學生如何度過時,發現很多小學生在數碼商店里沉溺于游戲。

  上述三篇報道的線索均來源于讀者報料,一位報料的外來務工家長痛苦地說:“我和丈夫忙著打工,沒時間管孩子,孩子早晚被游戲機毀掉。”他們對招徠小學生的游戲機店深惡痛絕。針對農民工子女放學后無人看管的現狀,柳中權等3位專家學者通過本報提議建“關懷班”,讓社會力量對農民工子女進行托管教育,這一報道引起了兩位市人大代表的關注。

  從美好的設想到實踐,需要愛心人士的無私付出。董麗萍,職業規劃專家,2007年共建和諧大連十佳愛心人物,多年來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從14日起她就積極響應本報的倡導,將本報的連續報道裝訂成冊給中小學校、街道領導看,其間她多次給本報記者打電話商量一些細節,她常說:“寒假已經開始了,我們得快點,多給孩子點幫助。 ”

  2

  艱難的籌備熱心人寢食難安,屢遭冷遇不灰心

  從14日開始,董麗萍和她的助手們給幾十家中小學校、社區、高校、社會團體打電話或發電子郵件,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但遭受了很多冷遇,當然更多的是支持者。星海灣街道團委書記周唏在接到電話后說:“我們歡迎,您能來給孩子們講課是我們轄區孩子的福氣啊! ”星南社區副書記林森也在先前工作的基礎上積極聯系學校和學生,并提供活動教室。

  從20日下午開始,大連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的大學生也加入到愛心活動中,報名做教孩子的志愿者,甚至有遼寧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的大連籍學生在寒假回家后也加入到這一組織中來。看到本報后,大連大學教師苗延亮、天健網教育頻道相關負責人朱智偉等人也先后加入其中,并熱心提供各種幫助。

  21日深夜,55歲的董麗萍還趴在電腦前修改活動方案,她制定出針對“關懷班”的5份材料,并把大學生和義工的培訓內容做成了PPT。 22日中午,苗延亮老師來到董麗萍的辦公室,她甚至連午飯都省了,高興地坐下來和大家商討活動開展的每一個細節。

  3

  倡導變成現實首個“關懷班”開課,來了24名學生

  1月22日下午2時,首個“關懷班”在星南社區開課,第一課就來了24名學生和7名家長。社區干部首先對學生們做了問卷調查,24名學生中有一大半是農民工子女,還有小部分困難家庭的子女,他們以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居多,在“最需要什么幫助”一欄,有14名孩子寫了英語。“小朋友們,大家有什么夢想啊? ”董麗萍先從最簡單的問題和孩子們交流起來,聽到這個問題孩子們踴躍發言:當音樂家的、做老板的、周游世界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而后董老師引導孩子們的思考方向,從理想談到怎么樣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孩子們又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長甚至站起來探著頭聽課,在這一課堂上,家長們第一次聽說了“人生規劃在童年”等理念。

  董麗萍在和小朋友交流時,學生們認真地記下一些關鍵點,一位家長拿過孩子的筆要替孩子記錄,針對這一細節,苗延亮老師深有感觸地說:“有些事情家長還是不要替孩子代勞的好,孩子要自己長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過這一環節,孩子們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了更直接的體會。朱智偉和大學生也與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童年故事。

  在第一節課即將結束時,本報記者對學生和家長做了一個調查。“這樣的課你們喜歡嗎?下次開課還來嗎? ”24名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我們天天來! ”家長們都深有感觸,他們說這節課大開眼界,希望這樣豐富多彩、受孩子歡迎的課程應該有持續性,堅持下來,“最好每天都有。 ”

  專家給農民工子女上關懷課。首席攝影記者范佳德

  4

  未來設想在每個社區建一個“關懷班”

  第一課結束后,董麗萍、苗延亮、星南社區干部和本報記者等人再次坐了下來,總結經驗,完善計劃。董麗萍提議把本報首倡的公益項目定名為“農民工子女關懷計劃”,2010年的初步目標是在市內社區建立30個“關懷班”,在未來幾年爭取在每個社區都建一個“關懷班”。

  董麗萍等人說,經過摸索和實踐基本形成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續性的系統,該計劃由民間公益力量來具體運作,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基本流程是:委員會出面聯系,由社區提供教室,轄區小學提供需要幫助的農民工子女和貧困家庭子女名單,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召集和培訓大學生及義工,讓他們定期義務地在孩子的課余時間和假期輔導功課。

  專家們還對“關懷班”的課程進行了精心設計,以星南社區的寒假班為例,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11時,分別安排音樂體育美術等興趣班,附加一定的文化課學習,每天由2至3名大學生來和孩子們互動,周末由義工老師帶領孩子和家長到圖書館參加家長學校講座和創意讀書會活動,還安排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娛樂館等學生喜愛的戶外活動。

  以董麗萍為主的專家指導委員會還建立了農民工子女公益人生規劃QQ群93454881,并設立“農民工子女關懷計劃”公益熱線84324108,目前已經有瓦房店的畫家等愛心人士加入到“農民工子女關懷計劃”中來。

  大連教師寫信盛贊本報

  22日下午,作為專家團成員參加完第一期的活動后,大連大學教師、國家級新課改講師團高級講師苗延亮給本報寫來一封讀者來信,盛贊本報首倡的公益活動。記者來慶新 實習生卿溪《半島晨報》編輯部:

  我是《半島晨報》的老讀者,也是貴報評報團成員,據我統計,在寒假來臨之際,貴報連續做了6篇關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報道,涉及小學生進網吧、游戲廳打游戲的問題,我認為此次連續報道的特點是:

  一,體現了力度、高度和深度,抓住了社會焦點、熱點、難點問題,記者的暗訪以及警方的查處深得人心,專家學者人大代表的建言獻策引導有方,很有震撼力,深得家長的好評。

  二,社會各界都在為農民工和城市貧困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積極尋找出路,半島晨報和學者倡導建“關懷班”,利用傳媒影響力搭建起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體現了媒體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創新精神。

  三,這些報道既有輿論監督又不乏建設性建議,體現了半島晨報貼近市民、熱心公益的一貫作風。看了10歲“雙棒”貪戀游戲頻繁離家出走的報道,我覺得既可悲又寒心,我覺得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家長、引導家長。

  四,通過媒體搭建的平臺讓民間愛心力量形成整合和互動,讓大學生通過教學生也得到了鍛煉,實現共贏。

來源:東北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