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27日08:46合肥在線
昨天,在本學期結束工作總結會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長方東玲念了一封信,一封來自一名初三學生的“求救信”。 學生調查—— 睡覺睡不足壓力有點大 孩子們的壓力真的有那么大?他們一天要學習多久?能美美地睡上幾小時?昨天,記者走訪了兩所學校的初三生。 在一所普通中學,下課鈴聲響起后,不少同學從教室走出來。“我們也沒有太高的追求,但還是能感受到壓力,老師、家長都會不時地‘提醒’。” 一位還捧著書背單詞的女生說,現在她每天晚上11點之前睡覺,但早上5點就要起床早讀,“上課老是打瞌睡,中間除了課間和午休,也沒有自己支配的時間。” 而在一所示范中學,即便是下課時間,初三班級的門口也難見嬉鬧的身影,教室里“臥倒”一片,還有的在“伏案”把學習進行到底。“他們都是太困了,我這是上課沒有消化的內容趕緊補一補。”學生們感嘆:“經常有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 就是在休息時間,學生們也難以拋開一切煩惱。“別說放學、吃飯了,就連睡覺還老是夢見一串稀奇古怪的符號,再這樣下去真的怕是神經衰弱了。” 眼下離寒假還有十多天,不少學校的學生都已經接到了寒假作業。“幾套試卷,然后還有復習課本中一部分計劃,加上其他科目的,這個寒假肯定不好過。” 家長聲音—— 中考提前了不拼要落后 “其他學校都在加緊教學,其他畢業生都在拼命地學,我們家的孩子如果不學不補不就落后了么?”“看著小孩作業這一門課十題,那一門課一套試卷,經常一寫就到凌晨,我們也心疼啊。”采訪中,家長們表達了如此兩種心聲。 據了解,今年中考時間較往年提前了十天,6月14日,初三學生就將迎來他們人生的一次轉折之戰。“這10天影響雖然不大,但作為家長還是覺得少了10天的復習時間,希望在平時能補回來。” “其實我們也很矛盾,不拼不行,我們家孩子數學、物理不行也要把它補上來啊。但這才初三,就這樣的學習狀態,將來可怎么辦呢?” 專家觀點—— 多關注成長才有望成才 據了解,根據要求,各個學校目前初三的課程每周平均在7-8節,寄宿學校晚上還有3個小時的晚自習,“如果學生回家自習,那時間就不好把握了。”合肥市某初中教研主任說,“有的學生基礎稍弱、對知識點消化得慢,可能花費的時間會多些。大部分學生都在11點至12點睡覺吧,一天學習12個小時。” 對于學生感受到的壓力,某示范高中副校長認為,現行考試、升學等評價機制下,讓學生一下甩掉學業負擔是不現實的。“大家都盯著好高中、好大學,最終還是中高考一錘子的買賣,擠這個獨木橋怎能不使點勁,平時多下點功夫呢。” 有教育專家指出,目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教育教學的觀念。“老師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如果這一點能貫徹下去,并反映在升學考試中,將有利于真正的減負。”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就提出:“在百分制中,試卷滿分就給80分,剩下20分留給學生自己閱讀、探索、發明創造。” “說老師教書育人,學校教學的目的、孩子學習的歸宿首先還是應該落在‘成長’二字上,只有成長才談得上成才,將來才可能利用知識創造財富。” 局長回應—— 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他們沒有童年的快樂,那是多么遺憾的事。”昨天,收到這封來信的方東玲呼吁:給孩子們減減壓。“教育部門要想一想教育的目的究竟在哪,是中高考么?還是其他?” “可見我們孩子的壓力是多么的大。”在昨天合肥市教育局學期結束總結工作會議上,方東玲忍不住將本來要放在后面提及的減負問題提前強調。 對于目前中小學生肩頭的壓力,方東玲在會后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應該從兩方面剖析,“學校等各級教育部門要真正想清楚學校教育教學的目的在何處,僅僅是為了中高考么?還是應該有其他更多的目標?此外家長們也不能忽視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壓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假和接下來的新學期,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昌根強調,要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補課仍是被明令禁止的,違反的學校將在各類評優評審中‘一票否決’。”據介紹,合肥市將對發現的寒假期間校內外補課行為從重處理。 方東玲則再一次呼吁:給孩子們減減壓。“多給一些時間,讓他們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如果沒有快樂的童年,那是多么遺憾的事。”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