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 (2010-2-1 10:14:13) 來源:中國教育報
據媒體報道,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內投資1500多萬元、使用不到兩年的祥坂小學面臨拆遷,用來建設閩江北岸中央商務中心。有網友稱這所學校是“史上最短命”的學校。
祥坂小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原來的老校舍只是一幢兩層的小樓,曾一度成了危房。在當地幾屆人大代表的不斷呼吁下,臺江區政府投巨資將學校在原址重新翻建,并于2008年9月交付使用。但就在此時,傳來了“被拆遷”的消息。據介紹,學校位于沿江最好的一個中央商務區,是市政府的重點工程。
現實生活中,類似“拆了建,建了拆”的事情屢見不鮮。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經濟利益將規劃朝令夕改,連這樣剛剛使用不到兩年、投入巨額資金新建的學校也不能幸免。“民生工程”為“形象工程”讓道,反映出行政決策中的長官意志和地方政府民生意識的淡薄。
我國財政目前并不寬裕,每年用于教育的資金還很有限,能從地方財政中拿出1500萬元翻建一所百年老校實屬不易。然而,操場上的塑膠味兒還沒有散盡,學校就面臨著被拆遷的命運,學生、家長面臨著“被轉學”的煩惱,這種“形象工程”不僅損害了國家的利益,也傷害了地方百姓的心。
當百年學校遭遇中央商務區,在發展教育與發展經濟之間,許多地方政府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面對地方GDP增長的硬指標,教育“軟實力”也幾乎沒有任何博弈的能力,只能委屈地讓路。人們不無悲哀地看到,優先發展教育在很多地方還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百姓的利益也只掛在嘴邊上。
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規劃是“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而規劃如何修改多是聽從長官意志。有專家將其概括為:長官意志下的“政績規劃”、利益驅動下的“商人規劃”、盲目崇洋下的“過度規劃”和缺乏法制意識的“隨意規劃”。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今天,一座城市的發展需要科學規劃。教育是推動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軟實力”,我們期待這些地方政府能糾正“經濟利益至上”的思想觀念,放遠眼光,切實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
人大代表們千呼萬喚,學生、家長翹首期盼的一所現代化小學即將毀于一旦,納稅人的1500萬元資金也將打了水漂。筆者希望相關部門能就福州祥坂小學被拆除一事,給學生、家長一個合理的交待,也迫切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過問此事,不讓這種“短命樓”的悲劇在學校重演。(■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