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縣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gx.xinhuanet.com 2010年02月15日 08:27:24 來源:賀州日報
近年來,昭平縣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項民心工程抓緊抓好,全面建立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政府“四位一體”關愛留守學生的工作機制,大力開展“結對幫扶”等活動,及時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通過搭建留守學生與外出家長的“親情平臺”,發展“家長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立留守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和疏導機制,較好地解決了留守學生親情饑渴、監護缺位、心理異常三大突出問題。
該縣積極探索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模式,以學校為基礎,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建立留守兒童情況登記、監護人聯系、結對幫扶、溝通交流、寄宿優先等制度,從生活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心和關愛,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大力開展“結對幫扶”等活動,不定期舉行“留守兒童”家長會,及時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去年,全縣共發放價值13.37萬元的“留守兒童親情教育電話卡”5349張。昭平鎮逸夫小學作為該縣一所城鄉結合的農村小學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千所流動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示范家長學校”。
該縣不斷健全教育網絡體系,邀請司法部門的同志到學校作法制等宣傳教育講座,引導留守兒童積極參加主題班會、法制報告會和各種興趣小組等活動,充分發揮老干部、老校長、老支書、老黨員、老紅軍等“五老志愿者”隊伍的看管、教育和幫扶作用。一些學校還開辟“愛心小屋”或架設“親情熱線”,讓留守兒童可隨時通過電話與身在遠方的父母保持聯系,讓他們在與親人的交談中化解心中的苦悶和孤獨感,增進同父母的感情。該縣仙回瑤族鄉古盤村的伏龍屯建立了“留守兒童活動中心”暨“農民書屋”,對留守兒童進行集中管理,解決了中午孩子因無人管理而沉迷網絡的問題,不僅成為了農村留守兒童的一個安全的活動場所,也成為村民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好地方。(肖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