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09日05:06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山里孩子應該擁有屬于他們的夢想,帶給孩子們知識,帶給孩子們夢想,就是我支教的夢想!”“支教之旅給我的人生留下最珍貴的財富,在山區支教我收獲了太多的感動!”昨日上午,在深圳報業會堂貴賓廳舉行的深圳“募師支教”志愿者座談會上,深職院畢業生、今年21歲的“80后”女孩黃素碧深情講述她的支教生活,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共鳴。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市關愛辦主任、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黃揚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璋飆,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馬宏,與第七批深圳“募師支教”志愿者、愛心企業代表共40多人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深圳商報總編輯姜東南主持。 80名老師鄉村育人 由市關愛辦、深圳商報、市慈善會、許凌峰“募師支教愛心聯盟”共同主辦,深圳中航集團出資百萬元獨家贊助的第七批深圳“募師支教”行動于2009年8月底啟動,面向全國招募的80名支教老師從深圳奔赴甘肅隴南、江西井岡山和廣西等地的40多所鄉村學校支教,活動在國內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80名支教老師在山區教書育人,傳承薪火,播種希望,贏得了當地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據悉,第七批深圳“募師支教”行動已于本月初圓滿結束。 支教生活感人至深 座談會上,播放了第七批深圳“募師支教”行動紀錄短片。紀錄短片非常感人,生動展現了年輕的志愿者在大山深處默默堅守,不畏艱難、挑戰自我,用愛心和知識播種希望的支教生活。山區孩子們純真的笑臉、求知若渴的眼神,支教老師辛勤執教的身影、感人肺腑的支教諾言……深深地感染了與會者,許多人邊看邊流淚。志愿者余玲玲看得熱淚盈眶,難以自禁:“我的心又飛回了甘肅隴南武都馬街中心小學,我牽掛那里的孩子們!” “支教生活讓我深深體會到,什么是堅持,什么是責任,什么是關愛,什么是真情!”“如果有機會,我還會選擇支教,到最艱苦的山區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座談會上,深職院畢業生、江西安義社坑小學支教老師李麗麗,來自江西的大學畢業生、甘肅隴南康縣迷壩附中支教老師黃光華,香港居民、甘肅隴南康縣豆壩附中支教老師劉小東,深職院畢業生、江西井岡山古城小學支教老師李建武,深職院畢業生、江西井岡山上七小學支教老師黃素碧先后發言,講述山區支教的故事,與到會人士分享了他們在山區支教的所思所想所獲。 深圳形成愛的傳統 “募師支教”活動開展以來,歷經四載風雨,愛的足跡從深圳啟程,遍及全國9個省區。其中,不僅凝結著327名支教志愿者和主辦方的無私奉獻,更承載著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殷切關注和大力支持。在昨天上午的座談會上,許多曾數次參與“募師支教”的志愿者們再次見到一個熟悉而親切的面孔,他就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 按照議程安排,座談會定于上午10時30分舉行。然而,10時剛過,王京生同志便提前來到了會場。望著一個個剛從支教一線歸來的年輕而熱情的臉龐,他感慨不已,一句發自肺腑的話語,道出他與“募師支教”活動的不解情緣,讓在座的志愿者們心頭一熱:“4年來,我們舉行過7次隆重的儀式,為支教老師壯行,我參加過5次。只要不是公務無法脫身,我都一定要來為你們送行。”話音剛落,便贏得現場30多位志愿者熱烈的掌聲。 王京生說,深圳正在形成一種愛的傳統,培養一種精神,那就是以叢飛為代表的愛的精神,這種精神一直在傳遞、在發展。第七批支教老師不僅有深圳的第二代,而且還有來自江西、香港以及全國各地的老師們。說明我們的“80后”、“90后”是有“奇志”的,而且把愛的傳統發揚光大,這種精神本身就非常可貴。支教老師在給學生帶去知識的時候,也給他們帶去了深圳的形象、深圳的精神。聽了幾位支教老師簡短的發言,能發現許多閃光的東西,很值得我們學習。這也使我想到經常談到的一個話題,人的一生追尋的是什么東西?其實,中國古代圣人說過,“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你越給予別人,自己越富有;給予別人越多,自己獲得的也越多。《道德經》里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為什么去支教呢?是要有一番作為,不是一定要爭取什么東西。在支教老師身上,體現了許多閃光的思想和精神。通過大家的行為,注解了深圳關愛行動的實質,表現了我們這座城市、這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 王京生說,最近深圳有一首歌唱響大江南北,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閱兵時也用了這首歌,這首歌叫《走向復興》,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復興之路》壓軸用的也是這首歌曲。為什么這首歌唱得這么響亮、傳播這么廣?《走向復興》這首歌,包括原來深圳創作的《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為什么都產生在深圳這個城市?為什么今天“募師支教”能號召在座的年輕人,而且你們能有這么好的精神風貌和狀態?這座城市在創造經濟奇跡的時候,為什么還有人奔赴最困難的地方、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知識?這是值得我們很好地去研究和學習的,這也是這座城市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的最強大的精神動力。 王京生同志與深圳“募師支教”活動的不解情緣與飽含真情的告白,引起募師支教老師的強烈共鳴。曾經兩次赴隴南災區支教的黃光華用“兩個備受”表達他的內心感受:“一是備受感動,二是備受鼓舞。如果有可能,我愿第三次赴貧困地區支教,以實際行動把深圳募師支教精神發揚光大!” 市關愛辦主任、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黃揚略在講話中對“募師支教”志愿者的奉獻精神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媒體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業關注深圳“募師支教”行動,關注貧困山區教育發展,齊心協力做大做強“募師支教”這個深圳關愛行動品牌。 “募師支教” 深圳“募師支教”活動始于2006年初,是全國首創民間出資招募教師赴山區扶貧的一種支教新模式,由深圳企業家許凌峰發起,也是深圳關愛行動的品牌項目。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天虹商場、中航集團等30余家愛心企業和個人的鼎力支持,先后7次面向全國共招募了327名志愿者,分赴貴州、湖南、江西、河南、陜西、四川、廣東、西藏、甘肅等全國9省區的120多所鄉村學校,惠及山區學生達3萬多人。 4年多來,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的“募師支教”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在深圳關愛辦等部門積極引導下,在深圳商報的大力宣傳和推動下,“募師支教”行動一次又一次地從深圳出發。 “募師支教”已經成為深圳關愛行動的品牌項目,先后被評為深圳關愛行動最具創新項目和市民最滿意項目。許凌峰,支教老師李櫻櫻、孫影先后被評為深圳關愛行動“最具愛心人物”,李櫻櫻入選2006年央視感動中國候選人榜,孫影被聘為關愛行動愛心大使。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