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生寫三千字文章贊美自己
如果學生考試沒考好,就罰學生寫一篇三千字以上表揚他的文章,要求不浮夸、不吹捧,真實可信有感情。下次沒考好,還寫,而且不能與上次的雷同。
老師罰作詩調皮鬼變小詩人
11歲男孩小卿在上海市洛川學校讀小學六年級,一次在上語文課時,他和同桌偷偷在桌上玩著一只紙青蛙,結果,沒能“逃”過語文老師的眼睛。下課了,小卿和同桌跟著老師進了辦公室,耷拉著腦袋準備接受一場“暴風驟雨”。有著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語文老師卻給了他們一個出人意料的“命令”———“你們在詩詞講解課上玩紙青蛙,那就以此為話題寫一首詩來替代吧!”答案令人驚喜——幾天后,小卿交出了一首妙趣橫生的打油詩。經過黃老師推薦,這首名為《紙蛙》的小詩還被刊登在校報上,“調皮鬼”不僅變成了學校小有名氣的小詩人,語文課再也不開小差了,語文成績提高不少。
學生犯錯“贏得”掌聲
在上海理工大學附小一語文老師班上,學生犯錯了不僅不挨批評,反而會“贏得”掌聲。誰插嘴,全班同學一起鼓掌來“提醒”他;誰遲到了,全班同學則齊刷刷地向他打招呼。老師相信,一陣笑聲,比一陣責罵,容易讓孩子接受,也記得更牢。
誰課間打鬧,老師就邀請他擔任“小小管理員”,以身作則帶動全班;誰不認真做操,就讓誰上臺領操;誰沒帶紙巾,就布置他寫《紙巾,我想對你說……》,讀給大家聽。在校園里,“獎勵”也成為一種巧妙的教育。
堅持交作業便“挑戰成功”
班上常有學生不交作業,上海盧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一位班主任便為這些學生設定了一個星期的“挑戰期限”,只要這一星期比上一星期交作業的次數多,就屬于“挑戰成功”。從挑戰的第一天起,不愛交作業的學生每天堅持交作業,一周后終于在作業本上得到了一顆五角星,代表“挑戰成功”。
有孩子作業字跡潦草,這位老師就邀請他一起批改作業,讓他看看,干凈整潔的作業本,該是什么模樣,這么做,比當面批評管用得多。
做網絡試題去網癮
學生小李超級喜歡上網,經常逃學去網吧,這次被班主任逮個正著。班主任是個80后的女老師,教他們化學的,個頭雖不高,對付他們這些“新新人類”的學生卻很有招。老師帶他進了辦公室,打開電腦,說:“你把這些游戲玩完了就來找我。”小李定睛一看,暈,那是什么游戲呀,明明是VCM仿真實驗的網絡學習,小李無奈,做了2個多鐘,才做幾個,小李想光實驗就有三百多個,更別說還有配套試題了,何時才能結束?小李終于敲響了班主任辦公室的門,認錯去了。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