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26日 作者:古林松 來源:中國教師報
據報道,山東聊城市某小學四年級(2)班日前上了一堂特別的“角色互換”課,讓學生給老師布置作業并制定懲罰措施。有的學生給老師布置的作業居然是抄寫課文50億遍!孩子們給老師布置極端的作業,說明他們對平時過多的作業十分反感。
適當的作業,對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拓展思維,遷移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但是,部分老師往往只是考慮了自己所教學科的作業量,而沒有考慮孩子們每天的總的作業量。有不少學生經常要做作業到晚上10點鐘以后。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大的戕害啊!
現在一提到考試,似乎就要搞題海戰術,就要加班加點地“苦學加苦練”!應該說,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些效用的,但是這絕對是愚笨的辦法,是下下之策!可是不幸的是,在很多老師那里,這已經變成了“真理”——要考高分,要提高升學率,就必須強化訓練,就要“時間加汗水”。這樣的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說是當前基礎教育界一件非常恐怖、非常遺憾的事情!筆者10多年前在某省級重點中學教高三,只有畢業班才搞題海戰術;而現在,從高一甚至是初中、小學就開始搞題海強化訓練了!
我們強調提高廣大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升學率,應該從學習效率上下功夫!事實上,我們看到許多優秀的老師,他們的教學從不是脫離生活的枯燥的題海戰術,但是他們所教的學生,從來也沒有因此在考試中敗下陣來,他們的學生綜合素質都比較高。這是為什么呢?優秀教師其實并沒有三頭六臂,他們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些智慧和方法技巧而已。我小學語文學習的第一課是“毛主席萬歲!”我的小學語文老師教我們認寫“席”字:一點一橫長,一撇下南洋,二十個紅小兵,戴著紅領巾。我們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而現在有些語文老師則這樣教寫“席”字:一點,這一點要寫在正中間。來,大家跟我念:點,橫,撇,橫……我經常在問自己,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比以前是進步了還是后退了?
可以說,當今的中國基礎教育領域,幾乎每個學生和老師都要應付考試——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義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是不同的教學出發點和落腳點卻決定了不同的教育結果!教學的目的是不僅要讓孩子們在課堂中學到,還要在生活中用到,發現知識在生活中的用處和樂趣,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勁頭。老師們布置的作業能不能夠多一點選擇的空間?形式是不是可以更加多樣化一些?使學生們既鞏固了課堂內容,還有很多課外的收獲呢?
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牢記:當我們的孩子終日面對著課本與習題的時候,他們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感知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鈍化,他們的情感世界會在不知不覺中沙化,這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呀!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技藝,把枯燥的學科知識變成教學的冰淇淋。讓孩子們愛做作業,快樂學習,這才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義啊!(古林松)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