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3日 17:21 來源:羊城晚報 陳曉璇 戴英
江蘇省淮安市金慧體育舞蹈俱樂部內,3到9歲的孩子在學跳國標舞。對于這種西洋舞蹈,教育專家認為容易扭傷幼兒脊椎及催生性早熟;舞蹈專家則稱若動作規范則幾乎沒有身體接觸,且對小孩的脊椎鍛煉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子/CFP 3月1日,備受關注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征求意見稿發布。值得一提的是,該規劃首次把學前教育納入到教育的整體體系中,并強調“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肯定了民辦機構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
其實,現代的很多家長并不再只是一味盯著公辦的傳統教育幼兒園。有的人不滿足于自己的孩子在傳統的幼兒園里由老師教讀書識字,已經把目光投向引入外國獨特教育方法的民辦幼兒園,希望孩子能在開放式的環境里獨立、自由地操作、學習、領會。一句話,越來越多的家長覺悟到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這些國外特殊教育方法與傳統教育方法相比,到底有何特別,它們各自有何優劣之處?
傳統教育
優:管理規范收獲實在
劣:老師主導一味灌輸
傳統教育法歷史久遠,從以前的私塾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幼兒園,家長們都普遍接受。“老師威信大,孩子送到學校才能管得住!”市民吳先生表示,自己的兒子在家很調皮,在學校卻很聽老師的話,這就是幼兒園的特別之處。
傳統的幼兒教育,按照孩子們的年齡劃分班級、年級,以班為團體在同一時間內學習相同的課程。學生絕大部分時間被限制在課桌椅上,在教學中,以“傳授”為中心,老師起主導作用,整個課程內容、課程進度以及教學形式都由老師控制,學生通過模仿或者強制性的學習來吸收知識,同時老師利用獎懲作為誘因提供學習動機。
羊城晚報記者采訪發現,家長們之所以選擇傳統教育法,大多數是因為其管理嚴格規范,學習內容大眾化,學習環境相對良好,學習效率較高,面授的教學方式讓師生、同學之間有交流,讓孩子較早地學會識字、唱歌、跳舞,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同時,費用上多數家庭都能接受,除高價的私立幼兒園外,一般每月學費從100多元至500元不等。
然而,也有市民反映,傳統幼兒教育法中,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作用,扼制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與潛能的發揮。“老師上課時,常常用成人的道德發展模式去替代兒童的道德教育,小孩只能被動地接受他們的道德教育。”家長一青認為,學前教育不能將兒童看作是一個容器,將成人認為正確的思想意識、價值規范、行為準則、情感意志等往孩子的大腦中一味灌輸,應該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體驗中獲得認識。
蒙氏教育
優:獨立自由自主學習
劣:價格昂貴唯恐脫節
近年,一股“蒙氏”熱來襲,即蒙臺梭利教育法。蒙氏之所以受追捧,是因為它符合當代家長崇尚的理念———獨立、自由。
在蒙氏幼兒園里,年齡差距三歲之間的孩子混合在一個班級中,在開放式的教學情境,讓幼兒自由活動,不受阻撓和拘束。摒除獎懲制,尊重孩子,孩子可以自己操作教具,它以自由為基礎,通過環境培養兒童情感智商。“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金沙洲某蒙氏教育幼兒園的陳老師這樣形容。
“我的兒子上了蒙氏班,我感覺他的學習習慣蠻好的,很自由卻很有紀律性。”樂樂媽媽告訴記者,兒子每天一到幼兒園,就自己在教室里忙碌開了,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區、感覺教育區、數學教育區、語言教育區、文化教育區等區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孩子自動自發自主地學習,老師只在旁邊觀察和引導,極少干預。“這樣孩子能夠依照個人意愿自己去實踐,真正能學到東西”。
不過,蒙氏教育的昂貴是不爭的事實。“我在廣州問了三家蒙氏幼兒園了,每年要交15000元的教育費,用于實物教學的開支,每月再交1080元,是保育費和餐費,實在太貴了,我們負擔不起。”朗朗媽媽說。
讓家長們納悶的是,如此高收費的教育,其實際收獲有多少他們都心里沒底。“自由是自由,獨立是很獨立,就是不知孩子是在玩還是真能學到東西”;“如果老師不專業,不懂得這種教育方法,那不等于白交學費了嗎?”也有家長擔心,蒙氏理念只在幼教中流行,孩子上完蒙氏幼兒園后怎么辦?能不能適應小學的傳統教育法?“畢竟現在小學都是普通的教育方法,假如脫節就很麻煩了。再說最終還是回歸傳統,值得嗎?”
華德福教育
優:以人為本崇尚自然
劣:超脫現實理想主義
華德福教育,簡單地說是一種注重兒童身、心、靈和精神整體健康和發展的全人教育。據介紹,目前廣州已經有專門的華德福幼兒園。選擇華德福教育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學習成績不應該擺在第一位,如何保護孩子的童年,使之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小寧媽媽說:“華德福理念崇尚自然,注重兒童間的協作,所以比較偏向選擇華德福。”
“我們沒有教材,也不用考試。但是,沒有教材,并不意味著不規律和不科學,沒有考試,并不意味著沒有考試和競爭。”番禺某華德福教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每個老師的教學,都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特點而設計的。同時只不過是不刻意提前去訓練應對考試,考的時間和方式不一樣而已。
據小寧媽媽介紹,做游戲、講故事、奏樂器、韻律舞、手工、園藝和農藝等這些都是華德福教育課堂的主要內容,注重的是對孩子的藝術教育,學校會把教室環境布置得美麗而安靜,一節課,一天以至一年四季的學習生活都安排得很有節奏感。
不過,有家長則擔心校園里如此完美的“世外桃源”的環境,讓孩子難以融入紛繁復雜的現實社會。這種沒有考試、不主張競爭、不進行早期教育,會不會不適合中國的實際,帶有理想主義色彩?
專家
顛覆理念
但不一定照搬
蒙臺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等國外特殊的幼兒教育,是否對中國的傳統教育帶來顛覆?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劉宗貴撰文認為,目前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在席卷著全世界,很多西方工業化國家正在踏踏實實地進行教育改革,努力尊重人們的意愿,改變現行教育中不合時、不合理的部分。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必能從國外教育中找到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也有教育專家表示,國外特殊教育模式對中國教育的顛覆,只是理念上的意義,比如他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環保教育的重視。這些理念,對我們都有借鑒作用,但并不意味著我們要照搬這種模式。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