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6 08:36 來源: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川大治“剽”:抄襲超過200字 遭起
川大出臺治理畢業論文抄襲、剽竊行為處理辦法,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去年,四川大學曾經因為本科論文的大膽改革而引發全國關注,將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改革問題一拳捅破。近期,四川大學發出《四川大學關于學位(畢業)論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將在校博士、碩士和本科生的學位(畢業)論文抄襲之路斬斷,只要超過200字的引用沒有注明出處,作者就算“剽竊”。此舉再次在校內引發熱議。
治“剽”招數
剽竊認定
引文超200字未注明出處算抄襲
最新的辦法定義的論文抄襲和剽竊為同一概念,指把他人具有著作權的內容原封不動或雖改變形式但未改變內在本質,而在本人的論文中據為己有或采用他人成果時不注明出處的行為。“連續引用他人作品超過200字而沒有注明出處就算抄襲。”該校相關老師介紹,原文復制或通過改變詞語順序超過本人論文的15%,將文獻直接翻譯或在其中改變字詞順序等用于自己的論文中且字數超過論文的15%,照搬他人論文中的實驗結果及分析沒有說明借鑒來源等,都算抄襲。
審查手段
人機結合審查指導老師負連帶責任
根據最新的方案,所有學位(畢業)論文在提交答辯前,都要采用計算機輔助審查和人工審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者才能參加正式答辯。學校學術道德委員會為校內審查的最終認定機構。
“如果是已經畢業離校才通過其他途徑發現的當事人,學校可將調查結果寄送當事人單位,并按照規定撤銷在校獲得的證書和稱號。”學校相關老師介紹,當初負責指導的教師在學生的論文出現剽竊后,根據情節輕重將受到處分。
各方聲音
學生
老師“剽竊”怎么處理?
“我們倒是很歡迎,現在抄襲太普遍了,剎住這股歪風邪氣是對的。”四川大學法學院在讀碩士小李說。
另一位同學則認為,學校應該明確,對老師們的“剽竊”該怎么處理,“學術行為端正的根本在于老師的學品要正,我強烈要求,學校盡快出臺針對老師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
教師
也是對老師的挽救
針對新規定中,指導老師如果沒有檢查出學生的論文出現剽竊,要負連帶責任,該校文學與新聞學院一位姓陳的老師直言:“論文指導老師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些老師以前確實有點‘水’,學校出臺這個政策也是對老師的挽救,這不僅僅是學生畢業文憑的問題,事關教育的道德和良知。”陳老師認為,要求導師負連帶責任,壓力和責任更大了。
第三方
處理力度應該加大
成都市政協委員柳長翥認為,高校的學位(畢業)論文是很多人開展學術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這一步如果出現問題,對一個人一生的做人都將產生負面影響。“處理的力度應該加大。”柳長翥委員認為,論文的抄襲牽涉到一個人的道德問題,不容小覷。
同步播報>>>
反剽竊系統的“敵人”出世
早報訊(記者房欣)去年,學位論文檢測系統開始在各大高校“露面”,意在防止學術剽竊和造假。然而不到一年時間,網上就出現反“反剽竊”系統。“如果你所在學校被列入名單了,那么我提供檢測系統,和學校那套系統的檢測結果就是相同的。”一賣家提供了一個網頁,上面羅列了全國已開通論文檢測系統的高校,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成都高校榜上有名。賣家介紹,購買者通過該系統,可提前看到畢業論文的“體檢報告”,并提供修改建議,“讓你逃過學校的最終檢測。”
當記者詢問檢測系統從何而來,賣家只表示“報告結果絕對信得過,你甚至可以等到學校官方檢測結果出來以后,再對我的商品進行評價。”
新聞鏈接>>>
川大一研究生因抄襲丟掉博士帽
2004年,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2001級宗教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沈某因為在博士論文中抄襲別人研究成果達5000字,被學校給予退學處分,這是川大首次對博士生給予這種處分。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