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7 05:08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作者:倪王鎮
同一位學生寫的作文,一篇抒寫內心真實感受,一篇虛構,前者得分高得多。姚蔚妮攝 浙江在線04月07日訊你在寫作文時經常虛構嗎?記者就此走訪了3所小學,調查了其中5個班級近200名學生。結果是,近八成孩子承認,寫作文經常虛構。 昨天(6日)下午,江東朱雀小學語文老師史莉萍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該給孩子布置怎樣的作文題? 史老師發現,同一個學生,寫兩種不同題材的作文,表現出的水準有天壤之別。 班上一個孩子,寫一篇抒發自己的感情,能寫成優秀作文,另一篇記錄生活的作文,就有點荒腔走板。 找來孩子一問:原來那篇抒情作文,寫的是孩子真實的想法;另一篇記錄生活的作文,基本是虛構的。 虛構的作文蒼白無力 小學六年級的俞佳寧是史莉萍的學生。昨天,她的作文《我的自我保護經歷》只得到了85分,創下了她本學期作文的最低分。 但一個星期前,她的作文《我的理想》卻被評為全班優秀作文,得到91分的高分。 “《我的自我保護經歷》這篇作文,全班至少有80%以上的學生,被我打了本學期作文的最低分。”史莉萍說,因為這個題目的作文,學生寫得比較無力,有的沒有內在的邏輯結構,看得出不少情節是虛構的。 俞佳寧說:“由于沒有真實的體驗,她的這篇作文完全是虛構的。”她說,空想一個故事來,要寫得有趣還不露破綻,很吃力。《我的理想》這篇文章完全是在寫真實想法,寫起來很順手,自己也感覺很有意思。 近8成孩子承認,常在作文中虛構 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朱雀小學、江東實驗小學、李惠利小學,調查了5個班級,近200名學生中有近80%的學生承認,經常在作文中虛構。 朱雀小學603班的一姓陳的學生告訴記者:“每次寫記敘文都很痛苦,必須絞盡腦汁想象故事情節。” 江東實驗小學一名姓王的學生說,我們也很無奈,老師給的作文題目,可我們沒有生活經歷,要得到分數不得不這么干。 專家說,提倡孩子寫真事 寧波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屠文淑說,培養孩子寫作的根本目的是讓他們懂得語言結構,讓他們懂得觀察生活,發現生活,激發創造性。假如你虛構事實來寫作文,那就違背了這個目的。 屠文淑說,要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和家長的作用非常關鍵。首先要不剝奪孩子天真無邪的想法,讓他們暢所欲言,而不是被逼無奈被一種模式套牢。同時,要讓他們更多地去接觸社會,學會寫真事。 記者從江東區教育局了解到,從去年以來,為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歷,他們正在各小學定期舉行實踐活動,如烹飪、陶藝、手工、木工、剪紙等。 “每次體驗完以后,寫出來的作文總是會比平時生動。”朱雀小學的俞佳寧說。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