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當好“二流大學”就挺好
2010-04-16

2010年04月16日10:39  來源:《三晉都市報》

  “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12日晚,做客華中科技大學“科學精神與實踐”講座的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如是說。(據4月15日《長江日報》)

  許智宏院士的話,說出了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實。在這個問題上,許院士與很多大師都持有同樣的觀點。正如梅貽琦先生說的那樣,“大學之大,并非有大樓也,乃有大師也”。大學真正的榮耀在于,培養出了多少推動學術發展和文化創造的“大師”,而這,也是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主要因素。套此“標準”,顯然我們還遠遠不夠格。

  以大師作為旗幟,發揚傳承引領社會和時代的大學精神,這是大學天然的責任與使命。不論中外,評價一所大學是否稱之為“大”的重要標準,就是大學在維護人類精神文化價值傳播方面的貢獻。巴黎大學、柏林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全部擁有20位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蜚聲世界的學術、文化大師倍出。在美國歷史上,哈佛大學培養出眾多成就杰出而舉世公認的科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哲學家、詩人等。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幾乎所有的革命先驅都出自于它的門下,它被稱作美國政府的思想庫,先后誕生了7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30位普利策獎獲獎者,他們的一舉一動決定著美國的政治走向與經濟命脈。所以哈佛是世界一流大學——而我們呢?

  以最高學府北大、清華為例而言,在上世紀30年代,大眾還可以看到大批的國學大師在北大、清華等學府中“指點江山、激揚思想”,如胡適、朱自清、沈從文、季羨林、金克木、鄧廣銘、張中行……但在近十幾年來,具備如此人格魅力與學識影響的教授學者卻少之又少,引以為傲的傳統人文精神正在流失。在我們的大學校園里,重科研、輕教學的氛圍非常濃厚,且建立起了功利的考評機制。所謂“一流”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學。教學是大學的基本職能,一所合格的大學需要合格的教授來教出合格的學生——連教授都不“教”不“授”,談何出大師、奔一流呢?

  當然,做不成“世界一流大學”其實也不恥辱,因為“一流”始終是少數。大學存在的價值,不在于是“幾流”,而是發揮育人與學術的重要社會性功能。只要功能作用發揮良好,當好“二流大學”其實就挺好。問題就在于,我們有些大學本來就只有“二流”的水準,卻非要盲目地去追趕“一流”,不僅浪費了太多太多的資源,也導致其丟了芝麻也沒撿到西瓜——最終,連“二流大學”都當不好。

來源:人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