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
2010-04-26

2010-04-20 15:39:15  云南網

    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和轉型,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山區,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不斷增加,形成了農村地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住扎山區從事農耕生產,這些留守兒童一方面要受教育,另一方面要承擔繁重的農事勞動,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已經成了社會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留守兒童的教育關系到農村和諧穩定。留守兒童由于遠離父母,家庭監護、管教模式的缺失,心理、生理的成長和教育都面臨著許多問題。如果這些留守兒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關愛,這些兒童不僅不會有美好的未來,一旦他們成為問題兒童、問題少年,甚至問題公民,就會影響到農村的和諧穩定。

    留守兒童的教育關系到農村可持續發展。農民工拋下孩子進城務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貧困,他們為了解決生活,選擇將孩子留在家鄉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的教育也就成為廣大農民工的憂慮,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生理成長、心理健康和生活狀況,將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生活。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歸宿,就會成為農村關系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問題。

    留守兒童的教育關系到小康社會建設發展。留守兒童雖然是當前農村中的一個弱勢群體,但他們則是未來小康社會的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現今的留守兒童比重之大,關注留守兒童就是關注農村的未來,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成長環境,有利于促進小康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系到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教育的均衡發展,就是要使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群體之間的基礎教育資源能夠均衡配置,各級在社會教育和教學活動中,要為廣大留守兒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因此,使留守兒童接受良好教育也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公平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在教育領域內的延伸和體現,它包括受教育權利平等和受教育機會均等,能否給留守兒童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和同等優質服務的教育,不僅可以縮小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群體之間教育的發展差距,而且關系到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

    當前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令人擔憂。一是輟學率上升。雖然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實施了“兩免一補”政策,但生活費的補助仍然很低,對于貧困學生來說,生活費是他們最大的支出,一旦沒有生活費,他們仍然面臨著輟學的威脅。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等各種重要觀念的形成時期,雖然朝氣蓬勃,精力旺盛,但為了追求自由和自立,辦事莽撞,缺乏理性思考,熱情過高,理智不足。他們的心里充滿著矛盾,形成不利于健康成長的心理障礙,導致輟學。二是安全隱患多。由于農村學校的布局調整,留守兒童上學路途相對來說比較遠,加之監護人普遍缺乏安全保護意識,未成年人缺乏防范能力,學校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三是監護逆向化。本應是父母的監護權,由于他們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監護權便轉移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戚身上。這些監護人由于年齡偏大、行動遲緩、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監護力度不夠等原因,不但不能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相反卻需要留守兒童在洗衣、做飯、買藥、看病等方面,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他們,實際上變成了逆向監護,給留守兒童增加了很大的負擔,也給學習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由于長期見不到父母而產生強烈的思親感,導致他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滑坡。四是管理教育難。多數人通常只求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而很少注意對孩子們的監管、約束和引導,加之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對學生的道德、品格、修養和人文精神的教育,這樣的教育也易導致問題兒童的產生。外出務工人員多的地方,大多為邊遠貧困山區,投入不足,設施落后,師資力量薄弱,除正常的教育教學外,難以對數量龐大的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管理。極易導致心理障礙、學習自覺性、上進心和自制力不足。

    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保證他們的生理、心理全面健康發展,除了父母要加強與留守兒童的交流溝通外,改革現行的教育、社會、學校管理制度等也是關鍵。本人通過深入的調查與思考,提出以下幾點對策,以供參考。

    建立健全相應的學校管理制度。農村學校是留守兒童的教育環節中的關鍵一環,應當引起學校和教師的特別關注,學校除了知識的傳授和學業的管理外,同時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一是建立健全規范的寄宿制度。除學習外,配備保育員,對生活進行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責任制,在課余時間組織一些文體活動,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二是建立留守兒童家庭情況、父母所在地、聯系方式、在家監護人情況等檔案。學校要全面了解掌握他們的情況,便于形成學校、家長、在家監護人之間的聯動與溝通。

    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合作機制。在對留守兒童的各種教育中,建立健全相關部門、學校和社會合作機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家庭、學校、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必須切實履行好各自的義務,確保留守兒童在成長、學習各個環節都得到良好教育,達到家庭、學校、社會都參與的管理局面。

    創新管理模式和引入援助制度。把農村退休教師職工、干部和有愛心、有能力的人們組織起來,成為代理媽媽、代理爸爸、寄宿制管理者,幫助解決外出家長的后顧之憂;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引入法律援助制度,在留守兒童受到不法侵害時,得到法律保護和相應補償,使他們不受到虐待、遺棄、體罰等傷害,確保身心、心理健康成長。

    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建議加大對農村學校的經費支持,特別要向留守兒童比例較大的地方和學校傾斜,使農村學校有足夠的經濟力量來進行管理和教育,保障寄宿制學生必要的生活需求。要解決留守兒童跟隨務工父母進城讀書問題,就必須進行社會管理制度的變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消除城市學校對農民工子女的歧視性收費,改革戶籍管理政策,確保農民工子女與務工地學生同樣的待遇。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加大學校周邊的環境整治力度,有利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鑒于留守兒童還屬于未成年人,對于黃色信息、暴力文化等缺乏是非辨別力與抵抗力。因此,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整頓、清理學校周邊的環境,取締那些不健康的黑網吧、游戲廳等,減少精神污染。

來源:21CN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