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情牽農民工”支教小組暑期實踐活動紀實
手語,曾經只是聾啞人之間相互交流的語言,而今,許多手語已超越形而上的寓意,成為了愛的一種表示。手語《感恩的心》,這首曾經感動億萬中華兒女的無聲歌曲,如今在農民工小學響起,繼續感動著現場所有的人。
7月10日,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三農研究會一行8人,在會長李玲欣的帶領下,來到南陽路劉寨劉莊工業園內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創新小學,準備將自己苦練了半個月的手語歌曲《感恩的心》教授給這里的一群可愛的小朋友。
上圖:手語《感恩的心》學習現場
創新小學的學生都是跟隨從外地來打工的父母來到鄭州的,苦難的經歷和貧困的家庭造就了這些孩子內向的性格。為了體現對農民工深深地關愛之情,牧醫工程學院三農研究會每周二下午組織社團成員來到創新小學進行義務支教,并送去募捐到的衣物,帶去大家的祝福。
一行人的到來受到了校領導和學生的熱情歡迎,由于成員們經常到來,學生對成員們并不陌生,像見到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拉著成員們的手讓他們看自己得了100分的作業。在與校長簡單了解了近幾日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后,成員們把學生組織到操場,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給大家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在短短的表演中,成員們看得出求知欲極強的孩子們已經被手語深深吸引,于是加緊步伐,開始了精心策劃的手語教導課程。成員們雙手合攏,在胸前組成一個心形告訴學生們這個手勢的意思就是“愛”,你們要愛爸爸媽媽,愛老師同學。學生們也學著成員們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在胸前用雙手組成了一個心,似懂非懂地聽著同學們講話。成員們授課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交,直到所有的學生都熟悉了所教的每一個手勢。
操場上,大手小手共同揮舞著,熟練或生疏,都一絲不茍地沉浸在感恩的海洋中,音樂聲緩緩流淌,融匯成一片手語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