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陜西貧困縣實現15年免費教育
2011-11-18

  陜西貧困縣實現15年免費教育

  2011年11月18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位于秦嶺深處的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0年,當地的財政收入僅為3000多萬元。正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山區小縣,把四成左右的財政收入花在教育上,在貧困地區率先實現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
  
  “發展教育是民生工程的頭等大事,雖然見效較慢,但不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家庭而言,孩子永遠都是希望所在。”寧陜縣委書記陳倫寶說。
  
  讓孩子們吃上熱飯
  
  如果不是4年前的一場偶遇,12歲的張登琴在上學的日子里可能至今都吃不上一頓熱飯,更不用說像11月2日這天一樣,時不時地能聞著從學校食堂里飄出的燉肉香。
  
  每到周三和周五,張登琴和她的同學就能暫時告別清炒蓮花白、醋溜小豆芽,以及配著各種土產山貨翻炒的小青菜,吃上一頓肉,打打牙祭。
  
  而在4年前,寧陜縣這所位于秦嶺深處、山高路遠的小學校,還像縣里的其他學校一樣,沒有食堂,100多名學生絕大部分住校,他們每周需自帶干糧,就著咸菜下咽。直到2007年的一個冬日,天上飄著雪花,時任寧陜縣縣長的陳倫寶下鄉調研,偶遇一群正走在返校路上的寄宿學生。
  
  這位鄉村教師出身的縣長挨個掀開掛在孩子們書包上的小棹筒(當地農家自制的一種木質小飯盒),“心里一陣泛酸”——棹筒里,是滿滿一罐鹽巴腌制的咸菜絲。
  
  “節儉點的學生,一筒咸菜能堅持一周;沒計劃的,后半周只能啃干餅。”陳倫寶被深深觸動了,“現在許多城里人都營養過剩,而正長身體的農村孩子卻嚴重缺乏營養。”他當下派車將孩子們一一送往學校,又帶著隨行人員繼續了解情況。
  
  第二天,一項被稱為“學生營養計劃”的動議被提上了寧陜縣政府的常務會議。
  
  一個月后,這項同時被稱為“四熱”工程的計劃順利實施,孩子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讓孩子們吃上熱飯、熱菜,喝上熱湯,臨睡前有一盆熱洗腳水。
  
  也就在那時,湯坪小學的張登琴告別了小棹筒,吃上了免費的熱飯菜。按照每個孩子日補貼3元的標準,這個當時財政收入僅有1217萬元的國家級貧困縣,一年為此需專門撥款150萬元。
  
  “學校的菜譜,都是縣委、縣政府反復敲定的。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量力而為,選的都是既便宜又能
  
  縣里最漂亮的房子是教學樓
  
  在寧陜縣委、縣政府院內,記者看到的是前后兩幢三四層高的建筑。據寧陜縣委副書記唐新成介紹,前面的人大、政協樓是1988年蓋的,后面縣委、縣政府的樓還要早些,由單身宿舍改建而成,原來是兩層,實在擠不下,又加蓋了一層,十多年沒有裝修過,且是危房。
  
  而在寧陜縣中學,記者看到了這座縣城里”最漂亮的房子“——米白色的4層綜合實驗教學樓高大結實,體育館、實驗室、圖書館、標本室一應俱全。
  
  走訪中,記者還聽到當地群眾口耳相傳的一個故事:幾年前的雨季,寧陜遭遇特大洪災,縣城小學的位置出現山體滑坡,需要選址新建。但遷建的錢從哪來?縣里想到了賣政府辦公樓。
  
  最終,縣直部門的辦公樓被賣作商鋪,用這些錢,寧陜小學遷到了安全地帶。而財政局等縣直部門只好遷往寧陜小學原址辦公。如今,這些部門仍在幾棟破舊的樓房里,辦公室由原先的大教室隔斷改造而成。
  
  ”我們規定,除了限制精簡會議、啟用電子文件、壓縮行政經費外,還要求包括縣委書記、縣長在內,全縣領導干部3年內不得換新車,出差住宿費每晚不超過120元。公務接待方面規定,‘同城不吃請,下鄉隨伙就餐’。“寧陜縣委書記陳倫寶告訴記者,目的只有一個,把省下來的錢用在教育上。
  
  主政官員多為教師出身
  
  當地主政官員對教育的這種熱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或許緣于他們多為教師出身,”對教育有著非同一般的深厚感情“。縣委書記陳倫寶師范畢業,曾在鄉村任教5年;而在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里,有2/3的人或者當過教師,或者有家屬從事教育工作。
  
  石功賦在寧陜中學工作17年,從普通教師干到校長,再到寧陜縣教育體育局局長。他告訴記者,寧陜尊師重教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官員就集體捐資,建設寧陜中學,”15年免費教育,起碼是建立在連續3屆政府共同打下的基礎之上“。
  
  也有當地官員坦承:寧陜交通不便,工業發展緩慢,教師的地位一直較高。當地官員的來源渠道也相對單一,教育系統的”筆桿子“常常能通過選拔進入行政系統。這些教師從政后,對教育十分重視。同時,陜南山區縣相對寬松的GDP考核壓力,也為縣政府興辦教育創造了寬松環境。
  
  在寧陜縣的房前路旁,時不時就能看到”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的大字標語;而在張登琴就讀的湯坪小學,教學樓頂上”讀書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訓更是格外顯眼。
  
  11月初,記者走進這所小學208平方米的小食堂,這里窗明幾凈,灶臺上的籠屜冒著熱氣,廚房里飄滿濃郁的肉香。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