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上小學生活有補貼
2012年03月15日
“我又進步了,英語還考了90多分呢!阿姨們像媽媽一樣照顧我。”13歲的劉人輝拿起教室外的親情電話,給在外地打工的伯父匯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劉人輝是江西上猶縣第二小學四年級九班的一名插班生。2011年9月,自幼父母雙亡的劉人輝從黃埠鎮鄉村小學進城讀書,學校不僅免去了借讀費和生活費,每個月還發放60元生活補助。
13日,記者見到劉人輝時,他正在教室里上課。隔窗望去,坐在最后一排的劉人輝抬著頭認真聽講,并時常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他現在比以前開朗多了,成績進步不少。”班主任劉曉燕告訴記者,劉人輝進校時比較膽怯,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
下課鈴響起,孩子們排著隊進食堂吃飯。隊列中的劉人輝因為年齡偏大,個頭比同學們都高。“以前沒見過這樣排隊吃飯,很好玩。”劉人輝說,校園真大,吃飯的隊伍都從教室排到了食堂門口。對于沒進過縣城的他來說,很多東西都很新鮮。
在可以容納上千人的食堂里,劉人輝很快找到了座位。兩葷一素的飯菜,他吃得津津有味。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學校給每30個寄宿學生配備了一個生活老師,負責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孩子們只需要繳納每月380元的生活費,而孤兒及單親困難家庭的學生則不用交錢,每月還能領到60元的生活補助。
“阿姨會幫我洗衣服,早上起來還給我們送熱水洗臉,生病了還會帶我去醫務室。”劉人輝說,宿舍里每個人睡一張床,自己除了要疊被子,其他的事生活老師都會照顧。周末同學們回家了,他在這里因為有生活老師陪伴,也不會感到孤獨。
“這里的老師很親切,校園也很漂亮,還有我最喜歡的乒乓球臺。我會用心學習,鍛煉好身體,爭取將來當個發明家。”劉人輝笑嘻嘻地說。
上猶縣第二小學校長胡宏新告訴記者,學校目前共有1042名寄宿生,近98%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外來創業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庫區山區的孩子以及全縣的孤兒、單親困難家庭的孩子。
位于贛西南的上猶縣,是集革命老區、山區和庫區于一體的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這個縣統籌城鄉教育發展,不斷加大政府投入,每年將新增財力的四成用于教育,以“小財力”辦起了“大教育”,讓越來越多上學難、難上好學的孩子們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