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技校生就業率98%平均月薪過2千
2012年06月29日
廣州各大技工院校招生正在火熱進行中,而應屆的技校生基本對自己的去向心中有數。根據廣州市人社部門提供的《2013屆技校畢業生抽樣調查情況分析報告》,有七成應屆技校生選擇廣州新老城區就業。技校生基本體現了一個地區技能人才的儲備情況,技能人才則是一個地區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關鍵。因此,我們啟動了“廣州技能人才生存現狀系列調查”,以技能人才的儲備狀況開篇,希望能從人力資源的方向窺探出廣州產業升級轉型的潛力。
今年是技工教育60周年,廣州市技校招生保持了連續19年的增長。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目前全市有29所技工院校,在校生達11.7萬人,省重點以上的有11所,另有技師學院7所。技校生就業率達98%,月薪平均2000元以上,個別工種月薪達6000元。
廣州市人社部門向南方日報獨家提供了《廣州市技工院校專業設置與廣州產業發展的適配性研究》,這份調研報告指出,從技能人才儲備的角度而言,目前廣州技校專業設置與廣州的產業發展基本適配,支柱產業和亟需發展的新興重點產業將得到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六成技校生目標職位指向專業技術崗位
近日,深圳市宣布技能人才缺口已達83萬,而廣州則一直沿用的數據為54萬。記者從廣州市人社部門了解到,“十一五”末期,廣州市人社部門調查統計的結果是,技能人才需求總量為190萬,現有的技能人才數量為136萬左右,因此得到的缺口數據大約在54萬,“十二五開局都已經過去一年半了,這個缺口數據肯定有所變化”,具體的缺口數據還未進行最新發布。
那么,廣州的技能人才儲備能否填補缺口?技校生基本體現了一個地區技能人才的儲備情況。記者了解到,廣州市的技校招生保持了連續19年增長,目前全市有29所技工院校,省重點以上的有11所,在校生達11.7萬人;另有7所技師學院,技校生就業率達98%。
廣州市對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到底如何?近日,人社部門調查抽取了全市10所技校的2013屆技校畢業生數據作為樣本,從“擇業前計劃、就業地域選擇、就業行業選擇、擇業理念、擇業主要渠道、擇業時機定位、擇業過程思考”七個板塊進行抽查研究。70.9%的技校生目標工作區域為廣州市區內,其中30.1%的技校生目標工作區域為廣州老城區,40.8%的技校生目標工作區域為廣州新區(番禺、南沙、花都等區)。
此外,71.6%被調查的技校生對畢業后個人取向選擇就業,選擇繼續向更高學府深造的占12.0%,11.2%選擇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而選擇自主創業的占3.2%。在目標職位方面,60.2%的技校生目標職業為專業技術崗位,目標職位為基層員工和基層管理崗位各占20.7%、19.1%。
技工院校專業設置與三次產業比重接近
“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專業設置作為技工院校辦學的“產品”又是與社會聯系的橋梁,將直接影響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招生類別、發展方向及社會聲望;很大程度上還影響到學生的知能結構、就業取向和工作能力,決定了學生是否優質就業、穩步成長的長遠利益。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的關系錯綜復雜,二者相互影響,技工院校專業設置必須適應區域產業發展。
調研報告指出,廣州以各產業的發展現狀為基礎,根據未來產業發展路徑,綜合考慮廣州今后發展的產業進行選擇。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商務會展、金融保險、總部經濟、創意和外包產業;強化與壯大支柱產業——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培育與扶持新興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環保、新能源、海洋;改造與振興傳統產業——裝備制造業、商貿流通業、商貿旅游業。
2007—2009年,廣州市29所技工院校專業點分布共分12大類別,占據較大比例的是機械加工制作、財經商貿、交通運輸、計算機信息和電工電子類,此五類占據專業總布點數的82%。
從三次產業來看,10所技工院校的預備技師和高技層次的專業(178個)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123個),第三產業(55個)主要集中在財經類專業,其他類別的有較少零星分布,第一產業沒有設置該層次的專業。從高職高專目錄的19大類來看,該層次的專業主要集中分布在制造類(75個)、電子信息類(35個)和財經類(36個)這三類。其次是藝術設計傳媒類、土建類、旅游類、文化教育類、輕紡食品類、材料與能源類和交通運輸類。
截至2009年,廣州市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1.9%、37.3%、60.9%。而技工院校三次產業內的專業點比例分別達到2%、35%、63%,三次產業人才培養規模比例分別達到1%、59%、40%。
其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技工教育專業主要有畜牧獸醫、現代園林工藝等專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技工教育專業主要以機械、數控、應用電子和汽車技術類專業為主,另外還包含少量建筑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專業。與第三產業對應的技工教育專業主要以計算機應用和軟件、財經商貿、輕紡食品和旅游服務等四大類專業為主。由此可見,廣州市技工院校專業設置中專業點和專業規模的分布基本符合三次產業結構布局,二者呈正相關。
專業設置基本符合區域支柱產業定位
廣州市工業結構呈現出明顯的“重型化”趨勢,居前3位的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煤氣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所占份額不斷擴大,成為廣州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與此匹配的是,全市技工院校交通運輸、電工電子、機械加工三大類專業學生規模達到64865人,占據規模總量的63.3%。應該說,廣州市技工院校的專業設置緊緊跟隨區域支柱產業的發展,為其提供了大量后備人力資源。
調研組抽樣10所技工院校的專業點分布,預備技師(29個)和高技(149個)的專業點占總專業點數(337個)的52.82%,說明從設置專業點上技工院校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鮮明;從辦學歷史上講,1999年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就開始探索培養高級工,是廣東省首批實施高技能人才院校培養的學校之一;從規模上講,2009年,7所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達到4.42萬人,占在校生總規模(7.36萬人)的60%,其中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11536人,占在校生比例為46%;從基礎能力建設上,廣州市技工學院中已有2所被認定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機電項目)”、3所為省級“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
廣州市技工院校特別是7所技師學院瞄準產業發展對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人才培養的高端化態勢在高端就讀層次和高端生源上已初具規模,技師學院的生源素質已獲得大幅提升,在培養高技能人才上發揮出不可替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