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七張牌
部分家長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確,有不聞不問的,有過度關懷的。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十分有害,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看到不少隔代教育出問題的家庭,非常令人痛心。父母為了工作,或者貪圖享受,將孩子扔給上人。偏偏上人又非常地疼愛孩子,溺愛孩子。于是作威作福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現了。再后來的情況,就不好說了。
嚴是愛、松是害
2011年12月2日,揚州儀征的大儀鎮周廣金老人(2011年64歲,屬鼠)和我談起一樁嚴是愛、松是害的真實事情。
瓦匠周廣金,一九八幾年曾在蘇北盱眙為一戶人家砌房。房主老家是揚州市邗江黃玨人,在盱眙66車隊工作,家境很好。砌房時房主一家處于憂傷中,原因是他們30多歲的兒子犯了罪被叛處死刑。公開槍決的當天,會場人山人海。他的兒子要求最后與媽媽見一次面,公安機關同意了他的請求。見到媽媽后,他請求媽媽喝最后一次奶,媽媽答應了。但他卻咬掉了媽媽的奶頭,他說:如是不是媽媽的溺愛,他不會有今天的死。
這位瓦匠師傅親眼目睹現場發生的一切,他一生都不能忘懷。他常常勸導他的兒子、兒媳千萬不能溺愛孩子。
學習偉人痛遭暴打
我大堂哥己有五十歲了,但學生年代發生的一件事至今不能釋懷。他小學二年級時,老師在課上講:“毛澤東主席,學生時代為訓練自己的讀書定力,主動到湖南長沙的城門洞里,車水馬龍干擾大的地方學習。”同學們聽了這則故事后,個個心潮澎湃。次日,堂哥約了幾位莊上同學,一齊步行到幾公里遠的揚州汽車站讀書,直到很晚才回到家。
幾位家長看不到孩子,急透了。孩子回到家了,那容分說,再說說了也無用,個個一頓打,大堂哥他享受的是一頓暴打。
可以靠在柱子上,但不要靠別人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經常對親人、朋友等周圍人說:“可以靠在柱子上,但不要靠別人。”
這個世界變化很快:五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我不知道,這個硬綁綁的后臺是不是顆長青樹?
一門率先突破,門門跟著進步
胡適的母親
信力
有悟性的人聽說“道”后深信不疑,而且勤勤懇懇、堅持不懈地習練。
次一等的人聽說“道”后半信半疑,時而放在心上,時而淡卻忘記。
還有一種人聽說“道”后,不僅完全否定,而且還鄙視、譏笑。
社會中有不少人將孝道斥之為封建迷信,不信“孝”的力量。我常和一些人講,在“孝”方面多投入,自己永遠不吃虧。但當你做了,你就明白了書中的道理。
信力是強大的!
信者有成就!
鏈接——說真話
說真話:我現在很少看書,但心中常生“智慧”。
這個“智慧”不是佛教禪宗六祖慧能所講的大智慧,而是指的人間小開悟。
說真話:這小開悟得益于一個字“孝”。
孝是孫悟空,能七十二變——能變為悌,能變為忠,能變為信,能變為禮,能變為義,能變為智,能變為仁……
你信么!
一天三罵
父母要求
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提醒自己,約束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孩子小學階段,我我曾作了幾條父母要求。
序 |
父母要求 |
說明 |
1 |
早上不要喊起 |
不讓孩子產生依賴 |
2 |
晚上不要喊睡 |
|
3 |
不要催促做作業 |
|
4 |
觀察孩子是否“快速寫完作業“ |
|
5 |
不要輕易給零錢 |
|
6 |
培養孩子自信心,鼓勵其對外交往 |
|
7 |
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 |
善于表揚 |
寧做浪子,不做呆子
小孩踏上社會之后,長期和一幫混混廝守、瘋玩,最后差一點進了派出所。父母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緊急剎車,緊急管控。他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方位地“絞殺”小孩的闖勁。
遭到四面圍堵的孩子被強行切斷了污染源,加之父母慢慢引導終于懸崖勒馬,安守本份,踏實上班。
熟悉的人都認為這個小年輕與以往相比,大相徑庭,簡直變了一個人。
這一反一復完全是父母不同家庭教育方法的結果。
古訓: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取法乎下,了無可得。為人父母,應當警醒。
樹大自然直
在場的鄰居有人直言女兒太無理,也有人批判父親太過分。
以前,這位父親一直是抱著“樹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的思想,認為孩子的小毛小病很正常,無須多加管教,不良習氣長大了自然會改好。
鏈接1——孩子是顆小樹苗
2、不聞不問:放任自流,任其發展。除了孩子的天性好,家庭氛圍好,社會環境好,特別是家人榜樣做得好外,一般情形容易出問題。
鏈接2——桑樹條子從小扌月
民國時期,揚州高郵鄉下有一對夫妻,家境不錯。中年得子后,雙雙寵愛小兒。據說孩子吃包子只吃餡,面皮隨手一扔從來不吃。
孩子長大了越發不像話,后來管不住了。再后來孩子離家出走了,沒有了音訊。
老倆口找孩子,找啊找,一直找到孩子的母親凄涼地去世,兒子都沒有找到。
兒子的下落在哪里,對孤身一人的老父來說仍然是個謎?老父反復思量后最終決定一人乞討,到處尋找他離散多年的兒子。
注:桑樹條子從小扌月(揚州方言“握”音),意思是小桑樹枝干、枝條聽人擺布,造型由人——既可扌月 直,也可扌月
發火——高喉嚨大嗓子
父親脾氣大,在外面事情碰到障礙了,方法一般是和人家發火,高喉嚨大嗓子一頓喝斥。
這種場面我看到好幾回,自小我就這么認為,大吵大鬧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成年后,我用了幾趟,每回都能把事辦成。有了幾次成功的經驗,我真的這么認為,父親這個方法太好了——父親畢竟是闖蕩江湖,跑遍大半個中國,見過大世面的人。
師傅要你打手巾把子,你堅決不去!
后悔對子女教育不當
比利時一家雜志社對本國60歲以上的才給進行了抽樣調查,總結了老人最后悔的事:
——75%的人后悔年輕時努力不夠
——70%的人后悔在年輕時選錯了職業
——62%的人后悔對子女教育不當
——57%的人后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
——59%的人后悔鍛煉身體不足,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
——11%的人后悔沒有賺到更多的錢
腳盆扔得遠遠的
鏈接——弟子規:心中的一把戒尺
我個人認為,家庭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但也不是沒有批評,沒有懲戒。一味說好話,只能適得其反。偶爾,孩子出現狀況,我也會發火。但我的“發火”,表演成分的居多。我不是真發火,而是裝作發火的樣子。
鼓勵、懲戒可以確定適合自家孩子的比例,我的方法為九比一。各個家庭情況不同,八比二,七比三,根據各家情況而定。“棒打出孝子,嬌養出慣兒”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感謝弟子規!在當弟子規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之后,在當弟子規成了孩子心中的一把戒尺之后,我就再也不和孩子發過一次火——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