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寒門學子”進名校難,高教“天平”失衡
2012-07-06

“寒門學子”進名校難,高教“天平”失衡

江蘇天一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嚴循東

201276

站在民生社會的視角看,重點高校的另一個“生源下滑”問題同樣在不斷深化,那就是重點大學中農村生源比例不斷減少,導致“寒門學子”進名校難等涉及教育公平的問題。

農村大學生總體數量上升,但上重點大學的比例呈下降趨勢

近幾年,各地高校招收的農村大學生數量大都逐年增長,但農村生源在“985”、“211”等重點大學中的比例呈現出下降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高校中農村籍學生比例已由10年前的48%上升到2011年的61%,但農村考生上一本的比例上升相對緩慢。去年,全國考生一本平均錄取率為8.5%680個貧困縣為5.7%

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中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表明,我國重點大學里的農村學生比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例如北京大學的農村學生比例在上世紀80年代達到頂點后一路走低,跌幅在高校擴招后更加明顯,目前這一比例僅剩一成多。

在山東省莘縣二中,1500多名學生中90%來自農村,該校每年80%的畢業生能考上大學,但上重點大學的只有10個左右,考上本科院校的只有80人左右。“這說明現在的農村孩子上大學容易,上重點大學難。”校長周西政說,當前普通院校就業很難,大多數農村寒門子弟只有考入一線名校,人生路才會相對平坦。據他觀察,由于上重點大學越來越難,農村里一種“新文盲現象”正在凸顯,一些家長對比上普通大學和打工的經濟收益之后,漸漸不再鼓勵孩子上大學了。這直接導致高中階段輟學率和棄考率升高,以及“考不上好大學還不如去打工”的觀念日漸流行。

先天不足、后天掣肘,多重因素疊加致高教“天平”失衡

廣州外來農民工陳先生感嘆:“資源不均衡,競爭不公平,農村寒門子弟向上攀爬改變命運真不容易!”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減少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城鄉教育資源不平衡導致農村學生輸在“起跑線”上。二是在信息渠道閉塞及應試教育“指揮棒”下,農村學生很難在各種加分項目和重點高校的自主招生等新政策中獲利。比如,國內“北約”、“華約”高校聯盟的自主招生考試,多是側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農村孩子天然就處在了弱勢。第三,農村家庭教育缺失、公益幫扶機制不健全等也讓農村學生進一步失去競爭砝碼。

城鄉教育資源不平衡是最主要原因。西安教育學會會長許建國說:“師資力量強、教育質量高的優質教育資源往往集中在城市,好資源加上好生源讓一些超級中學幾乎壟斷了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的名額,而農村學校如果出一兩個狀元則很不容易。”

如今,優質的基礎教育資源在轉移和高度集中。部分地方政府本著“資源優化利用”的原則,在政策上向“重點校”、“示范校”傾斜,令教育資源分化出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

在城市里,農民工子弟離優質教育資源很近,但諸多歧視性的政策和高昂的入學費用使他們只能望洋興嘆。記者在廣州外來工集中的白云區三元里社區采訪了解到,不少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享受不到公辦優質教育資源,在高中階段輟學或放棄高考的情況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專家表示,農村家庭教育缺失等也是重要掣肘因素。在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建國看來,農村學生要想讀重點大學,需要背負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壓力,并不是給予助學貸款就能夠解決問題。“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重點大學的學生,不是單看他在高中三年學得如何,關鍵還要看有沒有從小打好基礎,以及在成長中是否有各方面的支持與鼓勵。而針對農村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公益幫扶覆蓋面較窄,力度也不夠大,導致一些天資聰穎的農村學生最終落伍。”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寒門子弟上重點高校開辟綠色通道

專家認為,重點大學農村生源比例下降,反映的正是城鄉差別,以及造成城鄉教育差別的農村基礎教育欠賬。在糾正城鄉教育資源失衡、切實改善農村教育軟硬條件的同時,教育部門還應從現實出發,完善高招環節,建立招生考試制度的多元評價體系和差異化的高校錄取制度,讓改革惠及更多寒門子弟。

針對自主招生中農村學生處于劣勢的問題,一些高校已開始制訂專門傾向農村生、貧困生的計劃。據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鄭慶華介紹,今年,在自主招生中,西安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針對家境貧寒、德才兼備的學生推出了自主選拔的“自強計劃”。該計劃面向21個省、區、市的56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約900余所縣級及以下中學選拔人才。中國人民大學還推出專門針對家庭三代之內無大學生的農村生源的“圓夢計劃”。

為了促進教育公平,今年4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通知》。從今年開始的5年內,國務院確定的21個省區市的680個貧困縣約1萬名學生將成為“國家扶貧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受益者,以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的方式考入大學。

據了解,實施專項計劃后,貧困地區考生一本錄取率與中西部平均錄取率差距將由2011年相差1.4個百分點減少至相差0.7個百分點。這一政策也被視為在促進高等教育公平方面邁出實質性一步。

還有專家建議,應進一步為農民工子女開放城市教育資源,完善異地入學,積極推進異地高考的相關試點改革,讓他們享有城市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機會的公平。

“這些改革政策和建議有利于打破日益板結化的社會結構,讓寒門子弟有更多的機會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石英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應采取多種舉措,逐步擴大教育扶貧的覆蓋面,建立長效機制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