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家庭教育
小孩四年級時,我依據中央精神和傳統文化思想等提出了和諧家庭教育一套方法。現加以整理,分享給讀者。
和諧家庭教育有兩塊:教育和諧、和諧教育,下面分別論述。
◆
一、六種少兒教育
二、少兒教育和諧策略
一、六種少兒教育
少兒教育分為六種: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根本教育
(一)、從組成上講,有三大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
1、學校教育:目前中國基本是以摧殘人性的灌輸式應試教育為主,有很大的弊端。但這不能怪罪于老師、學校,是教育體制的毛病。
2、社會教育:社會上魚龍混雜,泥沙倶下。一方面我們的周圍既有政府、團體、模范提供好的社會教育,另一方面形形色色上的社會污染也不離我們的左右。
3、家庭教育:家庭是少兒成長的關鍵方,家庭教育是少兒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控制、引導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二)、從方式上講,有應試教育、素質教育
(三)、從核心上講,有根本教育
六種教育的平衡、和諧,是我們家長的任務。
二、少兒教育和諧策略
(一)、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和諧
1、 削弱應試教育
——分數是一項重要目標,但不是最高目標,也不是唯一目標。
——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統一而不是對立,以好習慣、好素質可保證小孩應試教育的成功。
——家長切忌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2、加強素質教育
全面素質的提升是少兒教育的目標。
3、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兩者關系是統一而不是對立。學生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素質,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統一、和諧的。
報紙上經常有文章對當前中國教育現狀大為不滿,教育好像非要完全西化,這種觀點我持保留態度。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教育模式是十全十美的。
個人做法分享
小孩小學階段
(1)現代文不鼓勵死記硬背;
(2)數學不主張早教;
(3)不增加而且壓縮學校作業;
(4)掌握學校教育節拍;
注:家庭教育對應于學校教育,單科學習上視情形在可采取同步、滯后、提前不同的戰略。
(5)學習成績不要求上等。
(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和諧
1、支持學校教育
因為目標基本一致,所以要和諧。
找校長評理的家長
有一位家長因為孩子被幼兒園的老師中午罰滯后吃飯,第二天就到學校找校長評理去了,要求校長批評老師。
這樣做的后果是可能你的孩子老師不敢管,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初中生要能作主題演講
我們的教育部門、學校和我們家長的心一樣,一直致力于探索素質教育之道。身為家長,一定要支持學校教育!
2、重視家庭教育
(1)重視小孩綜合素質提高
就我國現狀而言,學校教育較注重一些知識的吸收,而在道德教育、身體鍛煉、思想方法技能藝術的教育明顯偏少,而且還不太科學,我們家長要在這方面予以彌補。另外,擴大小孩的知識學習面也是家長的責任。
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瘋狂刀捅
2010年6月23日凌晨,在江蘇鹽城一所高校經濟法政學院大三的女生卜某在宿舍內慘遭同室好友殷某瘋狂刀捅,不幸身亡。
感恩詞
感謝國家培養護佑
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感謝老師辛勤教導
感謝同學關心幫助
感謝農夫辛苦勞作
感謝大眾信任支持
個人做法分享
小學階段,我的家庭教育重點是培養少兒習慣、增加課外閱讀、提高綜合素質。
初中階段,我的家庭教育重點是提高學習素質、培養良好德行、積級鍛煉身體。
下表是我的家庭教育一些具體做法:
知識教育 |
1、大量增加課外閱讀,尤其古文閱讀 2、弱化現代文學習 |
思想方法技能藝術教育 |
適當上音樂、繪畫、書法等興趣班。 |
道德教育 |
1、大量增加 2、自身樹立好榜樣:從父母力行弟子規開始 3、注重和諧 |
身體鍛煉 |
1、增加 2、開展有趣的健身活動,比如太極拳、雙截棍等 |
立志之緣
小時候讓小孩多讀書,多接觸外界,說不定因為某書、某事結下了將來立志之緣。而我們做家長的如果疏忽,小孩從小結的緣少。小孩大了,不能立志,勁就不知朝哪兒使。
一、小學的愿望
二、初中的愿望
小孩小時對歷史有著濃烈的興趣,非常喜愛閱讀歷史書籍。到了初三,覺得古代的歷史被今人瞎理解了。他有志于將來有一天上百家講壇,向百姓說說他心目中真實的歷史。
鏈接——孔子十五有志于學
吃苦教育
2008年,妻子單位同事與我講,她工作比較苦。我回家擇機和孩子說:你媽在單位工作苦著呢。哪知道?小孩聽了一點沒有反應。
我想,問題是出在光光這個“苦”字,不是感性的,小孩沒有感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孩只背誦沒有用,你把孩子大熱天放到田里勞動他就明白滋味了。
我想“苦”孩子沒有時間“吃”,起碼讓他“知”吧。為了讓他明白,我共做了三件事:
一、知曉“剝苞”苦
80年代前后,我們村種稻種。種稻種,人很辛苦,全村人盛夏有個把月時間忙在田里,起早貪黑。我們小孩子也被安排勞動,下田剝苞。這個苦,難以言表。
2009年暑假期間我帶小孩到莊上向五十來歲的農民詢問剝苞詳情,他們說:一天到晚頭頂烈日、腳踏泥地,勞動中時不時地蟲叮、蚊咬。
二、知曉前人苦
三、烈日訓練
暑假中,我常有意安排小孩在炎炎烈日下外出——管他騎自行車還是步行,只要他淌汗,只要他受罪就行。如果遇上狂風暴雨,我在家更“得意”了——非常難得的鍛煉機會。
有一回,大雨如注。小孩回來,很興奮,說路上的雨如何之大,他怎么與風雨頑強搏斗……
好樣的孩子,只有經歷風雨的人,才不畏風雨。
不簡單、不容易
這是江蘇金飛達電動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優秀民營企業家張慶奇最喜歡的人生格言。張慶奇,高郵市卸甲鎮一位普通的農民, 1984年創立公司。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憑著一股認真堅持精神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
2011年江蘇金飛達電動工具有限公司上榜中國機械企業500強,位列第249位。
前行,就不會倒下
田森,揚州人,北京潤新盛世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田森董事長。
一天清晨,他問他的女兒:“自行車不用撐架怎樣讓它不會倒下?”
吃完早飯后,他用自行車將他的女兒送到公交站臺。
她的女兒明白了:前行,就不會倒下。
鏈接——田森拆字
難:又佳,你要想又佳,必須克服困難才行。
累 |
:田森女兒,在南京一財經大學讀書。臨近畢業,學校安排其到一單位實習,非常苦,累得她都不想干了。田森這么教育孩子:
“上帝把你安排在姓田的人家,你是不會累的。你姓田,現在進行系統的學習知識,這是什么字?累。但在你的人生字典里,累不是第四聲,而是第三聲。沒有豐富的人生,哪來的人生積累。”
(2)、重視家庭教育內部的和諧一致
兩個方面:
一、父母和老一輩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父母之間形成教育的合力。
打得好!
我的父母親非常支持我們的下一代教育,當我們懲誡孩子時,父親向來不開口,母親呢,則在一旁說:“打得好,打得好!”。
相比袒護第三代的長輩來說,他們可以講是智慧老人。
(三)、根本教育、社會教育的和諧
1、突出根本教育
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孝又是愛的起點。人的根本教育,是孝。
2、揚棄社會教育
揚:聆聽公益講座、接受公益機構指導、參觀博物館、收集有教育意義的報紙、參加合適的外部培訓等。
棄:少看電視、不去不好的場所。
不符合愛的教育,與孝道精神背離的社會污染,要告訴孩子對錯,讓孩子遠離。
嚴重的社會污染
1、手機、網絡、電視污染人心的情況較嚴重;
2、娛樂潮流橫行天下,縱欲思想麻痹年輕一代;
3、社會曾遍心浮氣躁;
4、拜金主義相當嚴重。
這些社會不良風氣無時不刻危害著我們的青少年、兒童,令人防不勝防。
體驗父母的艱辛
為孩子建立正知,諸如務實,而非空想;外部環境困難而非容易;意志堅強而非回避;創造世界而非享受快樂,是父母的目標。
揚州講壇
揚州人物
揚州晚報,近兩年開設了“人物”專版。約莫半月左右向百姓講述一位揚州人物,各行各業,不同階層的人物都有,上至市長,下至農民。
在這些家門口的人物身上,我們總有所學——或學其一生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或學學其大膽嘗試、小心求證的思想方法等等。
鏈接——“獼猴桃狂人”楊聲謀
2011年10月16日,揚州晚報
30余年傾情獼猴桃,“土專家”贏得國際尊重
人物名片:楊聲謀,邗江頭橋人。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致力讓“一顆獼猴桃富裕中國貧困山區農民”,自籌資金數百萬元,完成獼猴桃研究課題328個,育成趕超國際指標的楊氏獼猴桃系列新品種,創造10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獼猴桃栽培新技術,其中三項屬國際首創。他無職稱、無學歷,被譽為“農民科研家”。
培訓師的培訓
鏈接——邵博士論才德
參加過多次培訓課程的同學講,一般在外聽到的課程,老師大多談的是術,是技巧。而邵博士講培訓師的培訓,“道法術器”四個層面,他的特色是更多的論道。
邵博士反復強調遵守規則謂之德,堅持到底謂之才,引起了不少學員的共鳴。
上坡容易下坡難,遇到困難頂住不倒、不跑的人才是民族的真英雄。
借力
孟母三遷,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這個典故其實同時也告訴我們,家庭教育應擅于借力:
一、借學校之力
學校相對于家庭來說,相當于企業的供方。優秀的供方大大地有助于家庭的少兒教育。所以,家長應明智地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并且與供方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二、借社會之力
家長應嚴判社會教育之善惡,揚善棄惡。家長可留意社會教育信息,凡真助我者,如果機緣合適,孩子切實需要,不妨可以接觸。
當然,這會多少影響我們家長打麻將、看電視、聚會、賺錢。
社會教育俯拾皆是,比如一位年邁老農閑聊的種田經,一處對外開放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次政府部門搞的科普活動,一堂愛心人士發起的公益講座,一場講演生動、效果顯著的課外培訓等等。
社會三大教育系統——家庭、學校、社會,各有各的優勢。我的個人體悟,家庭、學校兩點一線教育出來的孩子生活實踐少。巧借社會之力,少兒教育會增色許多。再說,有時父母反復說了,效果就是不太好,而社會上誰誰誰講了,一說就靈——古人講的易子而教不是沒有道理。
鏈接——兀鷲與風
兀鷲雄踞高空,俯視一切。然而它要搏擊長空必須借助上升氣流的能量。沒有上升氣流,縱使兀鷲有一身非凡的會飛的本領,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呆在地上。
兀鷲無風,枉有雙翅。一個人要想成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借助外力。
摘自《故事世界》
◆
一、家庭和諧
二、社會和諧
一、家庭和諧
家人素質、家人和諧比家庭教育更重要。這方面的論述請見《家庭教育七張牌》。
張公百忍
唐朝,山東泰山腳下張公藝員外家九代同居,厚德薄財,慷慨好施,聲名遠揚。一次,皇帝唐高宗李治向張公藝問道——九代同堂而相安無事的秘訣。張公藝一口氣連寫了一百個“忍”字,皇帝看了很高興。
張公藝探親訪友,皆送“忍”字于人,世人敬稱張公藝善人為張百忍。張公藝教育子女以“忍”為高,以德治家,以勤興財,以忠報國。
張公藝量大福大,古籍記載,張公藝活了一百多歲。
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一家人相處,有什么事,大家忍一忍,讓一讓,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有道是“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
揚州西郊有張姓百忍堂一支,祖先系300年前從泗州逃難而來。2007年,揚州張姓百忍堂子孫為感祖恩,凝聚親情,修訂了家譜,筆者曾有幸一睹。
幸福的姑媽一家
我姑父、姑媽都是國家退休干部,他們的兒女都有出息,很有福氣。兩個孩子,表哥、表姐都是大學生。表哥在部隊學校是教官,媳婦是學校電腦老師。表姐事業有成,女婿名牌大學畢業,年輕的教授,任職于一家國家單位,曾榮獲國家科技獎。
姑媽一直引導我們侄兒侄媳禮讓他人,在我們晚輩的心目中她就是家里的活菩薩。我們幾個侄子對姑父、姑媽都非常尊重。
2010年春節我到無錫姑父家拜年,小住了兩三天,我看到了書上講的天堂家庭:
一、沒有大煩惱,也沒有小煩惱的老太
姑父的老母親2010春節后高齡94歲。眼不花,耳不聾,能走能行。能看電視,在家知曉天下事,與人交談腦子十分清楚。她告訴我:她一輩子沒有大煩惱,也沒有小煩惱。
據姑媽講,老太一生無夢。
二、一大家上上下下對老太非常恭敬
姑父、姑媽雖然也是近70歲的人了,但對老太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姑父一家,老太的幾房兒女對老太都恭恭敬敬。姑母同老太的婆媳關系形同母女,飲食照顧、生活起居都非常關心體貼。
三、姑父、姑母相互理解、稱贊,非常和諧。
我自己生長在父母非常對立的家庭,看到不少親戚、鄰居也是吵吵鬧鬧的一家子,看到和諧的實在不多。
四、一大家人和睦相處
姑父的一大家兄弟妯娌之間親密無間,這種感人的一幕幕場景如今很少能感受到。一大家人你贊我,我贊你( 父母夸兒女,兒女夸父母。老人夸孩子,孩子夸老人,你夸我,我夸你),其樂融融,過著天堂般的生活。
姑父家家人相處處處讓人感受到幸福溫馨,令人贊嘆。
為什么姑姑家的子女這么好呢?我得到了答案:幸福家庭的孩子易有成就。
二、社會和諧
平時訓練孩子愛父母、愛老師、愛學校、愛同學、愛家庭、愛家族、愛自然、愛傳統、愛家鄉、愛社會、愛祖國、愛地球。
家長可以通過溝通交流、活動開展為孩子實施愛的教育。有愛心的孩子,對人有恭敬心,對人有恭敬心,對事、對物也就有恭敬心。你教了一個有恭敬心的孩子,你一切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得到回報,享受到好處的首先是我們父母自己。
如果孩子叛逆,父母要捫心自問,我們做父母愛的教育、孝的教育向孩子播灑了多少?比如,孩子憤慨了,做家長的怎么辦?要小心加以引導——學問深時意氣平。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正確地處理矛盾。
愛的教育
愛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要反復地訓練孩子,直至其將一份仁愛之心固化于身,由此生發言行成為習慣。
愛家鄉
傳燈大法師
唐代揚州鑒真大和尚,律宗大師。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建造佛寺,制藥看病,傳播知識,被日本天皇授予傳燈大法師的最高僧位。
大師應日本國啟請東渡,前五次遭受挫折,航海失敗。第六次征程,大師當時己有六十六高齡,仍然堅持渡海傳法。一個月后,終達日本國土,實現了鑒真十二年的心愿。
文峰寺
千年唐槐
揚州城內駝鈴巷有棵千年唐槐,相傳是“南柯一夢”典故的所在地。
帶孩子去看看:
小巷里的大槐樹,歷經一千二百多年風風雨雨,如今老槐樹只剩下半圈樹皮,但就是這半圈樹皮上仍然生長著蓬勃的枝條,槐香四溢,郁郁蔥蔥。
歸江十壩
揚州東郊灣頭、泰安、仙女鎮三個鄉鎮地處邵伯湖最南端,蜀岡余麓。歷史上明清兩代先人為了治理淮河,前后400年的間斷開挖,在三鎮不到10公里長的范圍內開挖了七條大河,八塊“人工島”,這在全國極為少見。先人在開挖的“七河八島”的基礎上,又筑有許多大壩。出名的有 “歸江十壩”,其水利工程成就可與都江堰、坎兒井相比。
由于這一地區屬地質沉降地帶,土質堅硬,河床堅固。加之新中國成立后的大力建設,這些“島”兒們不僅沒有被洪水沖毀,而且因水土保持基本完好,還成了自然生態環境保持最完好的一塊湖泊平原類型的濕地景觀之一。
淮河水通向長江的咽喉要道 |
空中俯瞰,濕地風情 |
|
|
愛自然
神奇的大自然!
2009春節,正月初二的早上,我在鎮江句容村外河塘冰面上看到了規則的白圈。
隨即將孩子帶到河邊, 一同欣賞。
神奇的大自然!
冰圈怎么來的?引起了小孩的興趣。
小孩的地理知識很好,開學不久,便和其他三位同學代表學校去武漢市參加全國地理知識奧林匹克大賽了。
|
疑問? 國家2012年5月正式宣布在句容發現了大油田。 能否說冰圈的形成與地下藏寶相關呢? |
愛傳統
祖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周末、假期有時我讓出去小孩學習中醫、太極拳。
通過學習中醫,小孩自然接觸到五行知識。小孩非常喜歡歷史,知道了五行,玩味中國歷史就很有趣。比如明朝,有兩個火,一是皇帝姓朱,朱為紅;一是明,代表太陽。當時后金政權被大明王朝“欺壓”得沒辦法,索性改名為清。你有兩個火,我用三點水,將你“清”掉。你是火,我是水,水克火。你是二,我是三,看誰狠(這是笑談,讀者不必當真)。
太極拳,也是祖國的寶貴財富。習練太極拳,除健身外,還開啟智慧,打開思維。太極拳論云: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學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揚州大學的體育老師田金龍博士常講:收就是透,透就是收。有一回,他用太極拳理詮釋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時的感受,我聽到了曠世之音。
鏈接——田金龍博士
田金龍老師,出生于武術世家,系我國第一批武術博士。一次大海航行,在海輪上觀賞波濤洶涌的海浪,悟創了太極拳“三搖三擺”理論。教學多年,碩果累累,弟子中有多人獲得全國太極拳比賽名次。
愛父母
我的個人體悟,洗腳能激發人的愛心。
老人在上,孩子在下,這不是“孝”字嗎?
愛心需要訓練,訓練宜從行孝開始。
愛老師
我上初一時,和英語老師結下了梁子。我恨她,所以我拒絕學習英語,我付出的代價是初中畢業時只曉得“is、are”。
我吃透了恨老師不學習的苦!
老師嚴厲,夸!
老師公正,夸!
老師慈愛,夸!
老師總有優點,總有我就夸他的地方——
老師的做法客觀上有好處,我就夸他的棋高一招。
愛同學
前兩年,社會盛傳著名企業家劉芳總裁創作的《同事歌》,我將其擴展為《親友歌》、《鄰居歌》、《同學歌》等,明確要求小孩讀背、力行《同學歌》。
《同學歌》
同學不會錯,
如果同學錯,
一定是我看錯;
如果不是我看錯,
也一定是因為我的錯而導致同學錯;
如果認為不是同學錯,
我們的日子一定過得很不錯。
愛書本
孩子找書的時間比學習時間長。可能嗎?有點夸張,但也可能。
保護書籍,做到四不:不缺頁、不破皮、不翹角、不差少。
久而久之,昔日學習桌上的目不忍睹情形再也看不到了。
愛學校
教育專家講:“愛學校的孩子愛學習”,我相信。
我在孩子面前的任務是夸學校好。
校長好:敬愛的校長,笑容永遠燦爛。
老師好:我所見識的課任老師、生活老師都有愛心。
設施好:學習、體育設施眾多。
理念好:注重素質教育培養,注重孩子身體健康。
食堂好:食堂整潔、衛生,提供的飯菜豐富而又有營養。
|
|
愛家族
揚州羅姓種德堂字輩
正國士有天,上文春元永,方義長照玉,安廣金必昌
羅方佛釋解:
正國士有天——關鍵字:士。做人的職業、身份有士農工商,而古人又以做士為高。為什么要做士呢?這里面有天性、天道、天理。士亦有高下之分,做正國士為最高。羅氏先祖周朝匡正公即為正國士。后輩當以先祖為榜樣。
方義長照玉——關鍵字:長。長為長久。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做人講“義”,學習、運用文化是方法,做人的方法則是“義” :合情、合理、合法,做人應合義而為,見義勇為。義如大光明,可長久地照耀玉樓臺。方義是因,長照玉是果。
安廣金必昌——關鍵字:金。有義,有道德,即有物質。厚德方能載物,并且是最上等的東西:金。只要心胸寬廣,心懷天下,心安系于社會,一心為公,那么個人的果報也是最殊勝的:金,而道德家庭必然是世代昌盛的。安廣是因,金必昌是果。
通過字輩釋解,小孩一方面為他的老祖宗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一方面有老祖宗的勉勵,更增添了學習的動力。
愛祖國
揚州市場圖書館、揚州市少兒圖館開展公益性講座。
揚州晚報每年組織中考學生家長講座
國歌唱起,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我和我的孩子都做到了。
愛社會
2009年春節前夕,我帶小孩去問侯莊上最年長的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去時,老太正在院子里鏟雪,我幫她鏟了一條路至院門口。老太感慨地說:解放前她常到我家幫我奶奶做“女工”,兩家關系非常好。
我聽了很受感動,我要是不來這一趟,無從曉起人家有恩于我家的這碼事。以后,在和長輩的聊天中,此事,得到了證實。
孩子有時愿望參加一些社會愛心活動,我們予以積級支持。比如揚州市為紀念為中日友誼作出突出貢獻的鑒真大師,決定在鑒真圖書館前建設櫻花大道。孩子一向景仰東渡扶桑、弘法利生的鑒真大和尚,便踴躍參加了認捐櫻花樹活動。
鏈接——如果老子子有一天打架,你會幫助誰?
這是一道清華大學2010年在上海自主招生時的一道面試題。
我是這么教導孩子的——
n
老子的道家學說、孔子的儒家學說都是教導我們放棄對立。他們化身應世也一定是“化人”這樁事而來。我們不需幫助誰,相反他們是為我們相約而來的。他們是一而非二。
n
默默觀看兩位圣人的交流演示,讀懂思悟其中“不丟不頂、舍己從人” 的手談奧秘。
n
謝師后力行。我們不是三,是一。
——凡是人
現實主義道路
和諧家庭教育走的是一條即尊重客觀實際,又和諧家校關系,應試教育小孩不失敗,素質教育也不差的現實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不需要花多少錢,不需要跑到國外上學。現在看來,這條道路能走通。
對立吞苦果
我的父母不和諧,對立是俺家經久不衰的主旋律。我的心里很清楚,和諧的家庭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小學五年,和老師時而和諧,時而不和諧。據我嫂子講,老師家訪反應我的話不少,大概是太調皮吧。記得我上初中升級考試時,班主任竟然沒有到我的課桌旁望望,這成了我一生的遺憾。我當時的成績在班級是數一數二,可是,這怪得了誰呢?
初中三年,和幾位課任老師不和諧,甚至還被老師痛打了一次。我不知道,對立究竟是我的錯,還是老師的錯?現在想來,大概是我的錯。
上了高一,我想還是放老師一馬吧,和老師和諧吧,斗鬧自己也心煩。高中三年,自始自終我沒有主動挑起沖突,沒有和老師發生什么“誤會”——三年天下太平,相安無事。
回想自己的一生,要是父母和睦相處,我和老師不會對立,那么我的人生要多好啊。
我的錯不想讓小孩再犯,我給他和諧的家庭,也給他和諧家庭教育。
我們共同的責任
|
和諧的社會需要教育的和諧。
和諧的教育教出和諧的學生。
和諧的公民需要和諧的教育。
建設和諧社會,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