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人數11年增10倍
2012年11月29日 來源:廣州日報
留學人數看變化:
十一年間增長了10倍
據澳際教育集團推出的《留學·這十年》報告顯示,2002年到2012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接受更優質的國際化教育。2011年自費出國留學人數是2000年的10倍,僅2011年就有近33萬自費留學人員赴海外求學。據測算,今后若干年內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將會以不低于20%的年增長速度快速遞增。
留學目的地看變化:
美加澳仍最熱 歐洲升溫快
在美加英澳等傳統目的國熱度不減的同時,歐洲、亞洲國家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截至2012年3月,我國230萬海外留學生分布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分布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新加坡、法國、德國、新西蘭和俄羅斯等國家。此外,荷蘭、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國家以及東盟地區也吸引不少中國留學生,呈現“大集中、廣分布”的格局。
留學理念看變化:
選學校專業不再光看排名
十年來留學消費趨向理性化,很多家長和學生不再像以前那么盲目,首先在選擇專業時趨向理性、務實、多元化。其次,在學校選擇時不但考慮學校的綜合排名,也更多地開始考慮專業排名、專業資質和實習機會等。
留學人群看變化:
留學生家庭趨向“平民化”
2002~2012年年間,中國海外留學生總數為191萬人,自費留學人數達到175萬,占留學總人數的91%。在自費留學人員中,工薪家庭比例日益增加。隨著中國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加上人民幣升值,出國留學將越來越平民化。
留學目的看變化:
從“鍍金”到培養國際競爭力
在關于“出國留學目的”這一調查中,選擇“增強競爭力”和“充電、增加學識”的比例接近五成。這表明中國學生和家長的關注度已經從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拿個洋文憑,轉向對孩子國際競爭力的培養。“85后”、“90后”學生在留學方面有自己的規劃,大都帶著比較明確的目的來計劃自己的留學道路和職業發展方向,做到有準備、有目的地留學。
留學方式看變化:
讀預科、先游學渠道更多元
隨著教育國際化進一步發展,中國家庭對出國留學的需求形式更多樣,從直接辦理留學到出現“國際高中”、“橋梁課程”、“國內預科”、“海外游學”等多種選擇,留學方式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留學機構看變化:
從野蠻擴張到品牌化發展
2002年~2012年這十年,留學服務機構的發展由盲目單純的擴張階段進入到品牌化、規模化階段,服務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大型留學機構已經開始發展語言培訓、國際預科等業務;另一方面,大型的語言培訓機構也已衍生出了初具規模的留學咨詢業務。培訓、留學已經告別了各自為政的時代,正在逐步走向融合兼并。未來,職業規劃、留學理財、境外服務這些內容也將成為留學一體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留學咨詢行業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內政策看變化:
支持自費留學和回國工作
政府大力支持自費留學工作,大力加強對自費留學工作的引導和管理,最近公布了《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進行規范。此外,專門設立了“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在留學生回國工作方面,特別是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與為國服務方面,國家有諸多具體舉措。
各國政策看變化:
放寬留學政策及申請條件
近年來各國政府及院校紛紛向留學生伸出橄欖枝,放寬留學政策及申請條件。如美國政府放寬簽證、免面談審理范圍;加拿大總理訪華續簽協議,希望5年內實現雙向留學生達10萬人;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九家大學宣布正式承認中國的高考成績。澳際留學專家預測,利好政策還將持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增設獎學金,甚至設立專項獎學金;其次是簽證、語言審核降低,縮短辦理時間等,并且通過率提高;三是在校學習期間,放寬打工政策;四是就業支持,放寬留學生工作簽證。
“海歸”看變化:
學成回國更多 熱衷自主創業
最近我國每年的出國留學人數都有20萬以上,同時有10多萬留學生回國,回國人數年增長率達30%左右。改革開放至今,內地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經超過60萬人。以前,留學回國人員從事的職業大多是教學、科研工作,而最近幾年,回國自行創辦和合作創辦企業的留學人員呈現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