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我的人生經歷和心靈獨白
來源:公益中國網
光陰飛逝,30年彈指一揮間。我從山路十八彎的山溝里走出來,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后又應聘進了縣城機關工作。回顧30多年來的歲月,讓人不得不感慨萬千。
在感恩中成長
在我心中,始終有一些人是永遠不能忘記的,永遠懷著感恩情懷的,譬如父母、老師、朋友等。
關于我的父母,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是勤勞、純樸、寬厚、善良的人。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真誠與樸實、辛勤與節(jié)儉、信仰與感恩。
在我的血脈里,流淌著父輩的滯重的血液,我的心,依然為家園而悸動。我所熱愛的親人都老了,皺紋和白發(fā),還有什么比它們更能緊扣我的心。我現在唯一心愿就是希望父母能夠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
關于我的老師,他們是我值得尊重和感恩的人,在我從頑皮稚童到懵懂少年再到風華青年的生命歷程中,我離不開他們的支持、幫助與教誨。
他們不僅學識淵博,而且人格高尚,是我人生的導師。
我不會忘記在兒童時期,在那個寒風凌厲、大雪紛飛的傍晚,幼兒園老師背著我走過蜿蜒起伏的山路送我回家的情形。我不會忘記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師,在我進步時給予我及時的肯定與表揚,在我情緒低落時給我最大的關愛與鼓勵。
關于我的朋友,他們是我一生寶貴的財富。有人說,真正的朋友是一輩子的知己,真正的朋友不是整天圍著你轉的那個人,但他一定是在你最困難時出現的那個人。
對此,我深有體會,我是一位朋友帶領下走進了沒有圍墻的大學,讓我樹立了目標,學到了知識。其實在我每次人生轉折的路口都離不開朋友的悉心指點與熱誠幫助。
我覺得朋友是一種相遇,一種相知,一種相助。我會珍惜這份緣分,感恩這份友情,當朋友之間出現一些摩擦與誤解,我會常思朋友好,真誠去化解。
在堅持中成長
關于興趣。小時候我有一個理想長大想做一名歌唱家,自小喜愛越劇的我,每當村里要演戲,我都會跟著村里的大人走上十多里的山路去村里的大會堂看戲,回家后我就自己哼著越劇的調子,有時候,還跑到門前的小溪旁放聲歌唱。就這樣自學自唱,我學會了許多越劇選段,小學五年級還第一次登臺參加了畢業(yè)演出,后來教書后,我曾獲得教工歌唱比賽一等獎。
現在,我雖然沒有成為戲劇表演者,沒有成為歌唱家,但我喜歡唱歌、酷愛越劇的興趣始終沒有改變。
許多經典歌曲伴隨著我的成長,在歌聲中,我呼喚一個精神的家園,尋找著靈魂的歸宿,在反復詠嘆的歌聲中,我撫平了痛苦與憂愁,學會了堅持與超越。
高中畢業(yè)后,我在一鄉(xiāng)鎮(zhèn)磚瓦廠做裝卸工,由于忠誠、勤快,一年后老板提升我為中層管理者。
在此期間,我參加了自學考試,可是正當我專心致志地學習時,禍從天降,我竟然被人誣告參與盜竊。
那時我真有跳進黃河洗不清的苦楚,我沉浸在被指責、被猜疑、被誤解之痛苦的層層包圍之中,父母更是一直在為我擔憂。
我知道這已經給父母帶來了難言的傷痛,我就安慰他們說:“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們不要再為我擔心,我一定會處理好這件事情,讓它水落石出,還我清白。”
為了讓自己能徹底靜下心來復習,我對我媽說這段時間我不回家,住在廠里,因為下班后,廠里除值班人員外沒有任何人,非常安靜,是個學習的好地方。
我就自己買了電爐做飯,飯后,點上一根蚊香,在狹小的房間里開始了一個多月緊張的學習,當人們看完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進入香甜的夢鄉(xiāng),我還在窗前孤燈夜讀,在萬籟俱寂的深夜,雖然腰酸背疼,人已疲倦,但我仍咬咬牙,揉揉眼,有時實在熬不住就用冷水拂在臉上或沏杯濃茶解困提神,堅持看完自己所規(guī)定的內容。
當人們還在溫暖的被窩里做著美夢,我已在田間小路上晨讀。為了這次自考,我記完了厚厚的兩本筆記。
經過一個月的等待,自考成績揭曉,我有三門功課通過了,它進一步增強了我自信心,后來,企業(yè)倒閉,我不得不重新開始找工作。
經四處奔走,我謀得代課一職,我非常熱愛這份工作,備課、上課、批改、輔導都是一絲不茍,因為我還擔任班主任,經常翻山越嶺進行家訪,有一次深夜家訪,在回家途中,因為摩托車的燈突然熄滅,我險些墜入懸崖,現在想來依然心驚膽寒。
但回到家中,還要看完規(guī)定的學習內容才就寢,隨著一門一門合格證書的獲得,讓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001年12月,我通過自考浙江大學律師專業(yè)的所有課程,取得了燙金的畢業(yè)證書。一紙文憑,我卻感覺到它的沉甸甸的份量,我激動得流下了熱淚。2002年8月,我通過教育局的公開招考,我終于成為一名正式教師。
我被分配到一所偏遠的農村初中任教語文學科兼任班主任。我充分利用代課時積累的經驗與教訓,同時積極學習他人先進的管理方法,加強與家長溝通與配合,注重過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精心打造我的教育家園。
付出總有回報。我所帶班級被評為杭州市級優(yōu)秀班級,得到了校領導,同事和家長的認可,也得到學生的支持。
可是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一年,我腰椎意外受傷,站立不安,疼痛難忍,為了堅持上課,我只好躺著講課。那是一段我最痛苦的日子。
有人說,教育是崇高的事業(yè)。越是崇高,越需要忍受痛苦。那么,就讓自己以尊嚴的方式去直面痛苦,去擔當痛苦,去享受痛苦吧。
在反思中成長
記得,第一次在某初中代課兼任班主任,我全身心撲在班級管理,工作認真細致,對學生關心呵護,但班級管理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第二年,我在另一所初中任教并兼任班主任,所帶班級卻被評為杭州市級先進班級。
前后兩年里當班主任的成效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我想這其實歸根到底是人治造成的。要解決這種現象,一是需要讓教育管理走向法治,二是讓教師培養(yǎng)要走向制度化。
如果我們的教育是有尊嚴的,從事教育工作的每個個體都應得到尊重,反之將受到懲戒,也就是說教育的權利與義務必須對等,不因人而改變。其次是如果班主任教師是先鍛煉再上崗,有序有章,揚長避短,那就會有助于班主任的成長,有效避免教育的失敗。通過對自己班主任經歷的反思,我撰寫了教育論文《在教育天平上》。
有一年,我在一所農村初中教初一年級三個班的語文課,當我講到關于母愛一課時,我以自身的經歷講解了對我對母愛的認識,我發(fā)現三個班的學生聽了我的講述后都很感動,很多學生流下了眼淚。
他們?yōu)楹瘟鳒I,我想這是人性吧,如果面對博大無私的母愛都無動于衷的人,他們的心靈是感恩缺位的。可最讓我感到苦悶的是,感恩教育以后,有的孩子依然不尊重自己的父母。
我認為,教育是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配合的,而不能一味去擴大學校教育的功能,否則,教育最終將走進一個逼仄的空間。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育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我始終把教育學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思想與情愫放在首位。為此,通過對多年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總結與思索,我撰寫了德育論文《農村初中學生德育教育之研究》。
反思是痛苦的,反思也是快樂的。作為教師如能及時反思、堅持反思,并把反思結果記錄下來,必定會積累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也將伴隨著反思不斷成長。
聆聽靈魂的聲音,追尋心靈的腳步。盡自己的一份努力去做,使自己在感激、堅持、反思中得到升華,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只有這樣,這顆心才能得到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