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教育學者的友好協作 --------為農民脫貧致富普及職業教育創設新型“建教班” http://bbs.chinateacher.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696&extra=page=1 > > 俊杰兄 > > > > 一些論文資料待下次與您會面再奉上 > > 昆明是我夢想旅游之處,若有機會與您同游是最好了! > > 今年7月5-10日我會至土耳其發表論文,若今年您有昆明行程 > > 或許可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間,我與本校廖春文教授可隨您做些 > > 學術交流活動□我也期待明年的新疆旅程 > > 承您所言<友情永遠今生有幸矣> > > 順祝事事如意! > > > > 黃嘉勝敬上0417 ------------------------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yaxia101" <yaxia101@163.com> To: "黃嘉勝" <hcs@mail.ntctc.edu.tw> Sent: Saturday, April 17, 2004 3:56 PM Subject: 我很贊賞您的攝影作品 > 黃教授您好! > 法,力爭為社會的進步作更多的貢獻。 > 困落后的急需。下一個目標是從事寫作,從抗戰到文革,有幾代人的悲壯歷史,需要寫 出來以警后人。當然,教育和人文學術,還須進一步研究。搞學問沒有朋友交流,是決 然不行的。 您可選擇大陸關注的主題,整理系列攝影作品,來旅游時可在城市展出, 當然搞學術研討極有好處。 > “建教班”。在漢中、安康,在有朋友的大學或城市,可以搞學術講座。在辦學成功基 礎上,更要深入研究,還要辦學術期刊。 > 也請代我告訴廖教授。有何想法,隨時聯系。謝謝。愚兄張俊杰04/17 -------------------- 俊杰兄 另相關的論文再彙整給您 黃嘉勝敬上 0423 臺灣建教合作資料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49&ID=203798&replyID=938093&skin=1 [yili]如果大家都形成共識,在各個論壇展開討論,都來為企業與學校的合作互利,證明其必要性、可能性和優越性,必然產生巨大輿論力量和氛圍,從而推動兩會重視和gov-ern-ment制訂相關鼓勵政策。 世界進入學習型社會,企業需要的不是自己辦學校,而是與學校建立合作互利關系。國企分離辦學職能誤以為不需要教育,各類中職教育滑坡好象與企業無關,gov-ern-ment......沒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臺灣“建教合作班”的長期實施,用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校企合作的現實可行。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49&ID=203638&page=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