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全國各地的“十一五”規劃里的民生關鍵詞
2006-02-08
北京將優先發展公交交通

  到2010年,公共交通將承擔全日出行量的40%,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將由現在的4條增加到10條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270公里,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40%,實現全部行政村通公共汽車。加強公路建設與改造,實現公路網覆蓋全市所有村鎮。”在北京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向所有市人大代表,向所有首都市民,向全國與全世界描繪了未來五年北京交通發展的藍圖。
  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59萬輛,預計2010年將超過350萬輛。按照《北京市“十一五”交通發展規劃》,北京市在“十一五”期間將繼續堅持“標本兼治、建管并舉”方針,貫徹“一個控制、一個引導、兩個建設、一個加強”,即控制中心城開發強度、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建設完善路網系統、建設大容量公共交通、加強交通綜合治理的總體發展策略,加快交通發展,加強交通管理。
  預計“十一五”期間,北京交通發展總投資規模將達2010.3億元,約占同期GDP的5%左右。5年中,北京計劃建設快速路63.8公里,中心城快速道路總里程達到280公里以上,使中心城和新城之間以及中心城連接國道對外放射干線全部實現快速交通。繼續優化路網空間布局,著重解決中關村科技園區、中央商務區以及奧林匹克公園等重點建設地區的交通擁堵。完成奧運場館外部道路建設,解決場館賽時交通組織是北京市“十一五”道路建設主要目標之一。其間,北京將新建改建奧運道路95公里。
  以人為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為市民提供更安全和暢通的交通服務,是北京“十一五”交通規劃的一個重要宗旨。“十一五”期間,北京將力爭把公共客運建設投資占交通基礎設施總投資比重提升到40%以上。2008年,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將由現在的4條增加到7條,運營里程由現在的114公里增加到198.4公里。“十一五”末,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將達到10條,運營里程力爭達到270公里。同時,北京將加快公共電(汽)車客運系統發展,繼續大力建設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使其營運里程達到60公里,同時將公交優先車道總里程擴大到300公里以上。
  通過艱辛努力,北京希望,到2010年,首都市民將擁有一個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環境。屆時,公共交通將承擔全日出行量的40%;城市干道高峰小時平均行程車速達到20公里/小時以上;五環路內85%的通勤時耗不超過50分鐘;最遠的郊區新城到中心城的出行時間不超過2小時;北京與周邊地區主要中心城市的陸路運輸行程時耗在3小時內。

  “十五”期間,北京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累計完成投資1052億元,為同期GDP總額的5.6%。5年內,新增軌道交通線路61公里,開工在建軌道交通新線115公里。2005年,市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14713公里,5年新增1110公里。(記者 王建新)

  松花江流域九成多人可飲干凈水環保

  將建立松花江流域水環境信息發布平臺,還將通過熱線電話、公眾信箱等途徑,為公眾提供環境信訪機制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近日表示,按照國務院部署,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松花江將和“三河三湖”一樣,被列為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點。
  國家有關部門制訂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指出,未來五年,松花江流域將優先保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松花江干流黑龍江省段將重點控制飲用水源上游污染源,有效控制流域排污總量,大力開展城市水域污染治理,遏制流域水污染加重的趨勢。到2010年,確保流域內90%以上的人民喝上干凈的水。
  《防治規劃》顯示,到2010年,哈爾濱等城市水域將基本消滅劣Ⅴ類水體,松花江干流水質將達到Ⅲ類。到2010年,松花江流域黑龍江省段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將分別控制在44.4萬噸和4.1萬噸,新增COD消減能力17.4萬噸/年,新增氨氮消減能力2.02萬噸/年。城鎮污水處理率不低于60%,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超過95%。
  “十一五”期間,對松花江流域重點污染源將做到持證排污,按照污染源排污量與排污去向特征,實現污染源許可證的分級發放。將加強松花江流域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從流域整體水環境質量保護角度出發,對剩余水環境容量很少和超環境容量排放的地區,嚴格限制有污染物排放的項目增建與改建。城市污水收集率要達到95%以上,實現雨污分流。
  “十一五”期間,還將建立松花江流域水環境信息發布平臺,使廣大群眾知曉自身所處環境質量是否達標,通過熱線電話、公眾信箱等途徑,為公眾提供環境信訪機制。
  據悉,黑龍江省環保局與省發改委共同研究,在黑龍江省原先制訂的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中又新增了以河道清淤為主的硝基苯污染修復工程和18項飲用水源的保護項目、73項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項目、12項重點河段水域綜合整治項目、33項生態保護治理項目、兩項環境監管能力項目。

  “十五”期間,黑龍江省調整了松花江流域地面水環境功能區劃,沿江城市依法劃定一、二級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取締沿江放牧場和污染企業近百家,加強了流域內水土流失治理和防護林建設,實施了松花江各支流的小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去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類污染物進入松花江水體,引發重大水環境污染事件。這一事件給松花江沿岸特別是大中城市人民群眾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記者 劉紅偉)

  住房 上海房價將基本穩定

  未來5年,普通住房占商品住房總量比例將穩定在70%左右。2010年市區人均居住面積將有可能達到18平方米左右

  記者從參加上海市房地資源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編制的專家處獲悉,未來5年,上海市民的居住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到2010年,上海市區人均居住面積將有可能達到18平方米左右,住房成套率達95%。而“十五”期末,市區人均居住面積為15平方米多,住房成套率為92.5%。
  專家透露,作為現階段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消費熱點,以及上海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5年,上海房地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將依然保持“十五”期間的平均水平。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目標仍將堅持“供求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的原則。“我們對未來5年上海的新建家庭住房需求、住房改善需求、城鎮人口增長的住房需求、城市建設動拆遷的住房需求以及少量投資性購房需求進行了預測,結論為整個‘十一五’期間,上海的商品住房需求在1.15億至1.2億平方米之間。”而預計平均每年的商品住房竣工面積約為230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約為2200萬平方米。
  為了鼓勵自住消費、規范投資、抑制投機,并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為主,以普通商品房為主”的指導原則,未來5年,在上海的商品住房總量中,普通住房的比例將穩定在70%左右。不過,專家也表示,上海的住宅建設要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供應體系。市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途徑也并非僅僅局限于購買住房,而是應當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選擇購買新建商品房、二手房,或是租賃、享受廉租政策,以及舊房改造、“平改坡”等多種方式。正在擬定的“十一五”規劃顯示,到2010年,上海將完成市區400萬平方米成片二級舊里以下的房屋改造。同時,上海還要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特大型城市的多層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體系。
  “十一五”期間,上海還將加快住宅建設方式的轉變,使住宅建設盡快走出一條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相適應的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生態良性循環的產業發展道路。據介紹,通過集成創新,上海將使住宅節能率達到50%。

  “十五”期間,上海市區人均居住面積由“九五”期末的11.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底的14.8平方米,2005年底預計超過15平方米。
  到2004年底,享受廉租房制度的特困居民家庭達1.35萬戶,到2005年底預計達1.8萬戶。另有8萬多戶租住公有住房的低收入家庭享受了租金減免政策。
  2000年至2004年,各類商品房銷售面積近9600多萬平方米,其中住宅近9000萬平方米,預計到“十五”期末,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3億平方米,其中住宅1.2億平方米。(記者 孫小靜)

  重慶要讓七成農民“參合”醫療

  到2010年,重慶市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到70%

  未來五年,重慶市將加大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力度,貧困縣醫院建設、農村衛生院設備改善等項目將啟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將全面推開,邊遠山區群眾“看病難”的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
  有著3100萬人口的重慶市,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帶大農村”的二元經濟格局,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70%以上。在重慶市的“十一五”規劃中,妥善解決好“三農”問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被擺到了突出位置,而在其中,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完善又是重點。在今年的重慶市“兩會”上,市長王鴻舉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十一五”期間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總目標:“到2010年,全市區縣(自治縣、市)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到70%。”
  據重慶市衛生局局長屈謙介紹,“十五”期間,重慶市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如果用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來審視,就會發現我們的衛生服務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不適應的矛盾還比較突出。目前,全市鄉鎮衛生院仍有危房21.03萬平方米,占業務用房總面積的13.65%;全市無救護車的中心衛生院有217所;無X光機的衛生院有811所;無B超機的有525所……農民跋山涉水進城求醫的現象還較為普遍。因此,《重慶市衛生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把“解決農村衛生問題,提高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作為一項“戰略攻堅”內容,把“堅持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優先保證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確定為一項基本思路,而“縮小城市與農村、不同人群享有衛生服務水平的差距”則成為總目標的重要一環。
  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局農村衛生處了解到,“十一五”期間,重慶市擬投入資金88279.7萬元,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和人才建設。其中,36895萬元用于加強鄉鎮衛生院基本業務用房建設;14160萬元用于實施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15191.5萬元用于加強鄉鎮衛生院設備建設,為中心衛生院配備救護車217輛,為鄉鎮衛生院配備X光機705臺、B超機421臺,心電圖機559臺,半自動生化分析儀834臺;22033.2萬元用于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建設,為縣級醫療機構各科室培養2—3名業務技術骨干,到2010年,爭取大多數鄉村醫生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

  “十五”期間,重慶的農民健康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截至2005年底,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區縣(市)共7個,“參合”農民230萬人,占試點區縣(市)農業人口的60.5%,占全市農業人口總數的11.32%。此外,還有參加其它形式合作醫療的農民44.67萬人。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