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交通信息短缺阻滯春運返程路
2014-02-10

交通信息短缺阻滯春運返程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時間:2014-02-10

   信息短缺阻滯春運返程路

  中國青年報記者 盧義杰 實習生 成婧 霍仟

  聽天氣預報提示北方將降雪后,計劃從河南商丘自駕回北京的劉蕓(化名)開始“積極備戰”。她的轎車里,放進了枕頭、被子、毯子,也帶上了水果、熱水,甚至還有車載的可加熱飯菜的小電飯鍋。

  商丘到北京約700公里,走高速,正常情況下8小時就能到達。“我們2月5日早上8點出發,心想最遲晚上7點到京。就算再堵車,晚上12點前怎么也會到的。”劉蕓說。

  讓劉蕓意外的是,她和家人不得不在中途留宿一晚,直至2月6日傍晚,才到達北京。

  在劉蕓看來,高速公路實時路況信息是春運的稀缺資源之一。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交通信息供應不足的現象,在公路、民航、鐵路甚至旅客到達目的地之后都有一定程度的體現。每逢春運、節假日,這一矛盾更加突出。

  “如何及時地把信息發布給道路、交通設施的使用者,如何迅速、準確地發布交通狀況,這是我們過去都不太重視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教授陸鍵認為,目前,國內實時交通信息的發布工作還不太完善。

  他表示,交通信息實時發布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未來需求量很大,“這項工作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

  高速路況信息混亂

  什么時候能上高速?對于劉蕓,這是一個問題。她沒想到,自己原計劃的高速之旅會變成沿省道穿行。

  她所在的縣城位于連霍高速邊上。這條連接江蘇和新疆的道路是國內高速公路路網的橫向干道之一,劉蕓設計的路線是,先入連霍高速,再轉濟廣高速北上。

  雖然啟程時還沒下大雪,但一切并不如意。8點半,在縣城邊上的高速入口,劉蕓發現很多車停在原地等待,有些車正在往回開,“那個入口我上不去”。

  她決定沿著省道開往商丘市,因為那兒的高速入口較多。可沒想到,商丘市的高速入口依然是關閉的。

  “老家和商丘的高速入口都有交警,攔著路,跟大家說要繞道。”劉蕓說,丈夫下車詢問交警什么時候能通行,“交警說,他們也是聽上面指令,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能通行”。

  那時,劉蕓還不知道詳細路況。據媒體報道,當天6時到8時,連霍高速商丘段連續發生7起交通事故,40輛車追尾。事故現場是在上午10時清理完的,而這時,劉蕓還在商丘境內,“車禍加雨雪天氣,即使上了高速也會堵車”。

  商丘與山東交界。劉蕓沿著省道,試圖在山東境內上高速。終于,在離開老家100多公里之后,她從山東曹縣勉強進入了高速公路,隨后來到山東菏澤的高速出口。

  此時已接近午飯時間。劉蕓一下高速才發現,旁邊的高速入口是封著的,“這等于,我下了高速,就沒法再進高速了。”

  劉蕓沒能進入菏澤、菏澤北的高速入口。隨后的山東黃鎮、陽谷、聊城等至少11個入口她都無法進入。當天晚上,她和家人不得不在山東陽谷住了一宿。

  大雪從劉蕓進入山東境內后開始下起來。家人在加油站時發現,車輪與車體間的空隙結了冰,他們忙用救生錘把冰塊敲碎。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劉蕓返程的2月5日,“河南高速公安”、“山東高速出行服務”等官方微博及網站定時發布了一些路段的交通信息。不過,上述微博的評論、轉發數量并不多。

  劉蕓告訴記者,部分官方微博的信息不完全準確。比如,11點半時,她在微博上看到信息稱商丘市雙八站已經放行,事實上,她在雙八站等到12點還沒有被放行,“可能信息和實際情況并不是完全一致。”

  也有一些網友反映,在通往某一高速入口的途中,他們才在網站或微博上得知入口封閉的消息。有的網友則說,他們不知道入口封閉后該如何繞行。

  盡管如此,微博仍成為劉蕓獲取路況信息的主要方式。出發前和快到高速入口時,劉蕓或家人都會檢索相關微博。

  另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是收聽廣播。但劉蕓發現,廣播時不時插播歌曲,不能做到實時播報,且一些路況信息不是她所想知道的。

  這樣的情況暫時沒有好轉。2月9日16時,“河南高速公安”微博發布消息,提示“大廣高速豫冀省界站和寧洛高速豫皖省界站出省方向車流量非常大,車多擁堵,請提前繞行”。

  而至少4個小時前,已有網友發微博稱:“多日來大廣高速豫冀界收費站,排隊車輛延綿數公里,交通大擁堵,河南高速管理當局干什么去了?”

  信息不對稱引發機場風波

  交通信息不暢帶來的阻礙,不止發生在高速公路上。劉蕓啟程返京的當天,河南鄭州機場間斷性地關閉三次,次日發生的矛盾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鄭州機場航站樓派出所所長主軍強事后公開表示,事發當天,機場因大雪造成大面積航班延誤,幾千名旅客滯留。

  矛盾即所謂“鄭州機場被砸事件”。2月6日晚上,多家媒體微博援引網友“拖延癥晚期的蔚小姐”的消息稱:“讓你們感受下延誤后的旅客多瘋狂,柜臺電腦什么的砸得稀巴爛。鄭州機場又關閉了,我們已經連續加班二十四個小時沒合眼了,都不敢出去,一出去就被圍攻就被罵。”

  2月7日15時40分,鄭州機場方面否認了上述說法,稱網傳消息存在虛假和夸大,航班已經全部恢復正常。事發當天,“極個別旅客對航班延誤影響行程情緒激動”。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公布的機場監控視頻中看到,2月6日0時19分,鄭州機場中國南方航空問詢處的柜臺前圍著數十名旅客,3名民警站在柜臺附近。隨后,一名男子往柜臺砸礦泉水瓶,另一名男子則將水狀物潑向工作人員。

  央視報道稱,監控視頻中,沒有出現旅客砸柜臺、電腦等行為。

  不過,在多位目擊者看來,這場矛盾顯然與機場、航空公司的工作方法有關。一位網友說,他的航班本應在2月6日8時起飛,但一直延誤。下午3時,他們被安排登機,而兩小時之后又被要求離開飛機。

  一番折騰之后,他的航班于深夜起飛。

  網友“淵遠流長-廈大”則用“信息不對稱”形容2月6日的登機。按照他的說法,一些滯留旅客深夜在機場候機時“想睡不敢睡”,他多次被工作人員告知“可能起飛”,但“還沒消息”。

  滑稽的一幕是,臨登機前,電子顯示屏提示他應在“10號登機口”登機,服務總臺告知登機口是“14號”,但其實登機口是16號。當被同伴拉到正確的入口時,他感慨登機“匆匆成功”、“毫無秩序”。

  記者嘗試通過微博與上述目擊者聯系,但截至發稿時均未收到回復。此前,多家媒體的報道側面印證了網友的說法。

  “盡管機場工作人員辛苦保障乘客出行,可因信息發布不到位,不能得到乘客的理解,導致雙方發生沖突。”《河南商報》一篇報道評價此事時稱。

  報道稱,機場一位客服部調度人員連續工作30小時,僅吃了一頓飯,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作為地面調度,她要對接多個部門,若航班晚點,還要聯系、安排住宿等事務。

  如果航班發生延誤,有時延誤時間可以準確計算,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延誤時間是無法準確告知的。

  記者注意到,因航班延誤而發生的沖突屢見媒體報道。多位網友在微博上稱,他們對因為天氣等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可以理解,但不希望信息被阻礙。當航班延誤時,住宿、天氣、轉乘航班、其他交通工具等信息成為較大需求。

  火車站千人打車凸顯協調困境

  中國青年報記者實地體驗發現,當返程旅客到達部分目的地之后,交通困境依然沒有完全消失。

  記者近日在湖北漢口火車站看到,在火車站地面廣場,出站后的路段十分擁堵,難以看到空駛的出租車。同時,在地下出租車停靠點,到站旅客的隊伍折了三折,蜿蜒約150米。出租車依次開來,車站工作人員正在指揮旅客上車。

  另一邊,多名“黑車”的攬客者正詢問旅客“去哪里”,但愿意乘坐“黑車”的旅客較少。經過近20分鐘的排隊等候,記者終于等來了出租車。

  “這樣跑下來,根本賺不到幾個錢。”上車后,出租車司機向記者抱怨。他說,自己其實不太愿意去火車站拉客,因為前來等候的出租車較多,必須等很久才能接到乘客,而出了火車站,路很堵,行駛緩慢。

  2月4日22時許,在北京西站南廣場,出租車排隊候車處也排起了上百人的隊伍,但出租車卻來得很少。出站的旅客在寒風中等候著,大約要等一小時才能打上車。

  據報道,2月6日,北京西站預計到達旅客約18.9萬人。不過,在暴雪影響之下,高鐵部分區段限速行駛,北京幾大車站晚點50余趟列車,部分列車晚點一小時以上。

  客流量大,暴雪導致列車晚點,滯留旅客在相對集中的時段抵達,這成為返程高峰期“打車難”的重要原因。2月5日、6日,全國多地火車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打車難”現象。

  最著名的,要數2月6日凌晨發生在南京南站的“千人打車”。當時,京廣、京滬高鐵多趟列車因天氣原因晚點,上千名乘客抵達南京南站時,已是凌晨。
  多趟列車晚點、上千旅客滯留的信息,似乎沒有迅速傳遞到南京的城市交通系統。按照慣例,南京地鐵依舊在23時45分停止了運營,公交車也早已下班。出租車,幾乎成為1000余名乘客離開火車站的唯一選擇。

  更讓旅客疏散進度放緩的是,由于列車晚點,火車站自動票檢閘機無法識別一些車票,旅客不得不往人工檢票口通行。

  一些網友開始“人工”地進行信息溝通。2月6日凌晨1時32分,微博認證信息為“《市場周刊》前總編輯”的網友“邵明波”發微博,呼吁出租車司機趕往南京南站救急。

  15分鐘之后,他又在微博上提示了一位出租車司機。不到5分鐘,這名出租車司機轉發了他的微博,并提示了其他3名出租車司機,且表示要通知客服調度其他出租車前往支援。

  因信息滯后造成的情況似乎十分嚴峻。2時2分,網友“仙小豆”再次發微博抱怨:“乘坐最后一班北京到南京高鐵,由于天氣原因晚點12點半到,結果地鐵下班,公交下班,出租車寥寥無幾,上千乘客無助的排隊等車,其中還有好多老人孩子。”

  這條微博在45分鐘后被遭遇了同樣情況的網友“KBAS”轉發:“我也剛從那里回來,好不容易有人用‘滴滴打車’,我幸運地拼車回來的,現場排隊等的特別多。”

  好在,城市交通系統在當晚終于有所應對。據南京媒體報道稱,南京南站安排了兩輛大巴車免費送旅客前往市中心,約凌晨2時,大部分乘客疏散完畢。

  此外,南京鐵路部門還稱,將與城市交通部門協商,增加春運期間的地鐵晚間運力,增加夜公交的班次,以方便“晚點”乘客回家。

  實時交通信息需求大

  在劉蕓看來,客觀而言,今年公布的一些實時交通信息,已比過去要進步一些。但其中依然有改進的空間。

  劉蕓發現,有一個應用程序叫“飛常準”,當有人用電腦或手機給這個程序發送航班號時,它會把航班是否延誤等情況告訴用戶,“我希望也能有一個這樣的應用:當我走在高速公路上時,發送高速公路名稱,這個應用能自動提示我這條公路是否關閉、哪個路段關閉、何時開放等信息”。

  陸鍵教授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春運期間部分旅客滯留有眾多原因,其中之一是交通部門應對大規模遷徙的能力、交通設施的承載能力依然有限。

  “第二個原因是,在發生大雪大雨等突發災害時,一些地方的應急管理能力還不到位。”陸鍵認為,交通信息提供的不足,正是表現之一。

  陸鍵說,把交通信息發布給交通設施使用者,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隨著公民對信息接受能力的提高,實時交通信息的建設也會有所進步,“主要困難是有關部門重視的程度”。

  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目前我國實時交通信息的發布已有一定成果,主要應用集中在城市內部。例如,據媒體報道,今年2月7日,上海市交通港口局指揮中心發布稱,“上海公交”APP軟件已增設實時公交模塊,并把已經實現智能調度的公交線路車輛的實時信息接入APP。

  此舉可以呈現220余條公交線路的實時車輛信息。大部分省份均有城市嘗試對市內主要道路的實時路況進行呈現,呈現方式包括設置路邊顯示屏等。

  據日本媒體披露,2013年,日本首都圈各鐵道公司及東京都政府決定將電車行駛方位等實時運行信息公開化,電車運行方位可以實時體現在智能手機的地圖上,在發生災害等緊急情況時,可以立即獲得電車及公交在何處停止導致交通堵塞等信息,這將使高效率的避難及救援活動成為可能。

  陸鍵注意到,百度公司在今年春運期間推出了“實時地圖”,如今也有一些專業的軟件、數據庫可以通過手機、電話等渠道搜集交通信息的狀況,發布給道路的管理和使用者。

  “這個是比較好的一種技術,中國在這方面發展很快,將來使用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這一定需要政府行為。”陸鍵說。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智新此前也曾公開表示,交通部門發布交通信息的內容包括易堵路段、旅游景點、大型活動場所等人流密集區域,渠道則有手機、互聯網、電視、電臺等。

  “尤其要重視手機平臺,如果交通信息不能及時傳遞給出行人,一旦造成大規模擁堵就會非常麻煩。一旦遇到嚴重擁堵,相關部門要果斷地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景點限流等措施。”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記者注意到,在目前已有的發布實時交通信息的微博中,轉發和評論并不多,到達率較為有限。如何運用微博、微信等公民較容易接受到的新媒體渠道,成為一個新課題。

  在陸鍵看來,政府部門應該及時調整、發布一些動態信息,返程旅客也需要對國內目前交通狀況作提前了解,“同時,地方政府應該適當考慮承擔責任,向可能延遲滯后的旅客提供幫助,這毫無疑問需要政府的投入。”

  中國青年報北京2月9日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