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的凡夫,是靠外在的物質來滿足自己讓自己快樂,這是欲界的標準和定義,而色界的眾生則是以思想來感受快樂的。
色界禪定的快樂——用思想感受愉悅(圖源網絡)
一、快樂是心的感覺
在感性的直覺上,我們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和痛苦,物質似乎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在理性的思維上,是誰在感受這些快樂和痛苦呢?是我們的“心”在感覺,而不是別的東西。所有人生所追求的,如果跟我們的心、我們的感受無關,我們會去追求嗎?
比如說對于親人的健康,我們很關心,我們希望親人身體健康,但如果是我們的敵人,或者是一個跟我們完全無關的人生病了,恐怕就生不起那種恐慌和擔心了。為什么?因為他跟我們的心情無關。雖然我們有一顆慈愛的心,希望天下人都健康快樂,但是確確實實,在我們產生這種“眾生跟我同體”的感受之前,別人的痛苦我們感覺不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別人確實就是別人,跟我們的情緒構不成關系,對我們的心情不會有太多的影響。由此可見,快樂和痛苦,事實上就是我們內在的精神,是心的一種感覺。
二、心可以達到無條件的快樂
色界——四禪八定的色界,是靠自己的思想來感受身體的愉悅。當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快樂的,我們就可以很快樂,不需要靠欲望來滿足自己,這是一種習慣,是可以培養的習慣。
去年,我遇到一位小伙子,他是我見過的最了不起的年輕人。他才二十歲,言行舉止的那種祥和、平靜是我從來沒見過的!他跟我講,他要躲到深山里面去,喝泉水,吃草,不食人間煙火。她母親多擔心啊,才大二的學生啊!所以他母親把他帶過來見我。他坐在那里,非常安詳。他母親叫他:“你趕緊頂禮師父。”他微笑著說:“師父,我是否可以不頂禮?”我說:“可以。”他就沒有頂禮。
他第一句話就說:“我發現所有的痛苦都來源于欲望。”他不是從佛經里面或者其他地方學來的,是他自己感悟到的。“所有的痛苦都來源于欲望”,我覺得厲害啊!你看,這句話講得多準。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痛苦啊?我們現在想一想痛苦來源于哪里。如果我們沒有欲望,不希望別人給我們什么,我們會痛苦嗎?
這位小伙子有一段時間就沒有欲望,他感受到了沒有欲望的快樂。他說了幾句話:“心是沒有皺褶的,心是舒展的,心是沒有裂痕的。”你看,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受傷,心情很郁悶、很痛苦,一個小孩子卻感到自己的心是舒展的,就像一張潔凈的紙,里面沒有皺褶、沒有裂痕、非常平整。
修四禪八定的人,就是要去感受自己的心是沒有皺褶的、沒有裂痕的。很少有人去感受自己的心。事實上,每個人的心都可以沒有皺褶,沒有裂痕,就是因為我們把一大堆欲望、外在的東西壓在自己的心里,把自己的心搓成團,所以我們的心皺褶很多,裂痕很多,傷痕累累。
心是可以達到無條件的快樂的,這個標準很高。佛告訴我們,色界的禪定可以達到無條件的快樂,這是對三界當中“最高的快樂”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