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岳
南岳自古就是“壽岳”
?最早在《星經》記載:南方星中的末宿軫宿邊有顆附星曰“長沙星”。??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在其《天象賦》中寫有“長沙明而獻壽”的辭句,意思說是:多么明亮的長沙星啊,總是在將壽算獻給世人。南岳古屬長沙,長沙即因星得名,這正是“壽岳”一詞來歷的簡明注腳。??
南岳壽字隨處可見
漢代《天象賦》、唐代《步天歌》、《白蓮集》等古籍也都有南岳“壽山”的記載。唐代齊己和尚在《白蓮集》第六卷中有詠雁峰“壯老扶壽岳,靈合置仙壇”的詩句。??歷史上帝王將相都親自駕臨或遣使南岳衡山祭祀“祈福祈壽”。??宋代宋徽宗崇尚道教,自稱長壽大帝,曾多次登臨南岳衡山,并于1105年在南岳衡山南天門側金簡峰下題寫“壽岳”兩字刻在石崖上。??清代一代圣君康熙在1705年南岳大廟重修竣工時親筆御書《重修南岳廟碑記》中開宗明義寫道:“南岳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也名壽岳”。縱觀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文壇耆宿,抑或帝王將相、歷代史志,都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稱南岳衡山,千百年來,世人們一直視南岳為“長壽、昌榮”的象征。
??南岳壽文化源遠流長?
懷素草書壽比南山
壽岳衡山凝固著厚重的壽福文化。登臨南岳衡山滿目皆“壽”,似乎走進一個多福多壽的境地。?萬壽廣場,以“壽”字為設計理念,門碑坊嵌有江澤民同志題寫的“壽岳南山”匾額,廣場縱軸線中部有29米見方的“壽”字,每個明溝蓋板鑄有“壽”字,萬壽大鼎鑄有一萬個中國各民族不同時期的書法家、名人所題的“壽”字,可謂琳瑯總總;??“南岳衡山”碑坊是南岳衡山風景區標志性建筑物,氣勢恢宏,碑坊須彌座四周均為篆書“壽”字雕刻,鮮明地表現了“壽岳”的主題;??被譽為“江南第一廟”的南岳大廟第四進御碑亭,四周額坊上有古篆鎏金“壽”字200個,均無雷同。拾級登山而上,“壽”字點綴滿山:有的刻在寺廟旁,有的刻在石崖上,有的刻在路徑邊。如百步云梯石上的“兩維拱壽”,兜率寺后巨石上的“壽”字,廣濟寺到茶園橋邊的石上有“壽”字,望月壇下巨石上有“壽比南山”,會仙橋石壁上有“壽比茲岳”;??懷素草書“壽比南山”?祝融峰頂有“壽比南山”四字碑刻。南岳衡山漫山的“字”,形態不同,大小迥異,或剛,或柔,或剛柔相濟,形成了南岳獨有的壽文化。??據不完全統計,南岳山上與“壽”字有關的題刻數百處,一座山上壽字之多,實為罕見,堪稱天下一絕。此外,還有用“壽”字命名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如延壽亭、壽澗、壽澗橋、百壽亭、福壽庵、萬壽宮、萬壽禪寺、萬壽廣場、萬壽大鼎等等。南岳衡山,可謂“壽”字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