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也需創新“讓愛吉時回家”不走尋常路
在當前的公益環境中,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缺乏創新,很多活動和項目中都存在因襲模仿的問題,因此國務院《意見》中指出,要在慈善事業體制機制、運行方式、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對接等方面大膽探索,大力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環境。而王老吉在公益領域正是“不走尋常路”的典范,其創新精神一直有目共睹,如在今年的“讓愛吉時回家”活動中,除了線上線下活動的新玩法以外,三線齊發的王老吉愛心專列也成為熱點新聞,這一創新的形式不僅真正幫助到了受助對象,同時也進一步提升社會對貧困大學生群體的關注。
“讓愛吉時回家”活動今年的一大創新—愛心聯絡驛站+校園經理人機制,打破了以往大學生只是被動受助對象的窠臼,讓學子們可以主動參與到這一平臺之中,通過自己的調研和走訪為貧困同學謀福利,在達到公益效果的同時,更起到了培養大學生能力和責任感的作用。
確保公開透明“讓愛吉時回家”讓每一分錢花到實處
近年來,公益慈善機構的財務問題頻頻受到關注,引發社會各界長期討論,公開透明也正是王老吉在“讓愛吉時回家”活動中的一貫追求,在今年的活動中,“讓愛吉時回家”一到哪個高校,王老吉就公開召開活動,將回家“吉金”如數親手交到受助的貧困學子手上,保證了每一分錢都到達受助對象手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建立模式打造平臺 王老吉的“正規軍”風格
國務院《意見》中,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規范性也格外重視,強調要引導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讓愛吉時回家”自三年前創辦時起,王老吉就一步一個腳印,讓整個活動每年都上一個新臺階,尤其今年開創的愛心聯絡驛站,在高校中建立起了一個長期有效的公益平臺,可謂功德無量。在當前浮躁的企業公益環境中,王老吉這種沉下心來致力于長期性公益的作風無疑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作為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品牌,作為涼茶行業的領導者,王老吉一直習慣于從長期化、全局化的角度看問題,致力于做出行業和社會表率,探索未來的發展道路,從而與“國家高度”不謀而合。這就給我們帶來一個啟示,企業做公益,最重要的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要真心做公益,目光放高遠,自然會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眾多公益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