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楊喆)“以智慧的頭腦領納真理,以中道的精神攬納世界,以包容的心胸接納他人。佛教中的智慧有助于減少目前世界范圍內的沖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學誠法師2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世界卻遠未達至和平。“伊斯蘭國”武裝持續肆虐,烏克蘭戰火紛飛,朝韓雙邊關系仍舊緊張。
學誠法師表示,佛教尊重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尊重各地的風俗習慣,具有不執成見、兼容并包、廣納一切智慧的開放心胸。這在當今世界的多元化語境之下更顯示出重要的現實意義。
回顧歷史,學誠法師指出,佛教文化,曾經作為友誼的紐帶,把東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亞洲地區的國家和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今天,佛教已經跨出亞洲,在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各大洲生根發芽。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歷經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實現了與中華民族原有文化的高度融合,形成漢傳佛教。學誠法師認為,佛教的信仰和價值追求有機融入到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日常生活之中,有效地避免了一些沖突的發生。
“漢傳佛教的智慧精髓是慈悲、圓融、宏博,勸人們遠離殺生、偷盜、邪淫的行為,消弭人與人之間的種種不和諧,并因此減少了戰爭和恐怖主義等極端沖突的出現。”學誠法師坦言,嘗試漢傳佛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文明的對話、匯通、轉化乃至圓融,對人類的福祉將是莫大的功德。
為此,從寫博客、發微博,到開通微信公共平臺“龍泉動漫”,在運用新媒體方面“與時俱進”的學誠法師多年來一直樂于用“接地氣”的方法,傳播佛教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推動人類社會的和平與福祉。
學誠法師表示,佛陀的諸多教導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提供廣泛的宗教倫理支撐,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更容易適應各類社會群體的價值訴求。
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將于今年10月底在無錫舉辦。學誠法師表示,這將是推動全世界了解佛教智慧的一個盛會,會就人類心靈和諧溝通、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多元文化對話、公益慈善、環境保護等話題展開探討。而其中的很多議題,也是他在即將到來的兩會上所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