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是英國最大的跨國商業零售集團,也是英國代表性企業之一,在英國零售商當中具有最高的盈利能力。如果以每平方英尺銷售額計算,瑪莎百貨在倫敦的商店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零售商店獲得的利潤都要多。
深受瑪莎鐘愛的“A計劃”
走進瑪莎百貨的任一家分店,很難不注意到該公司對緩解氣候變遷貢獻心力的證據。除了這些明顯動作,瑪莎百貨還默默進行著永續能源方案“A計劃”。之所以稱為“A計劃”,是由于“緩解氣候變遷沒有B計劃可言”。
幾年來,盡管經濟情勢惡化,瑪莎百貨依然證明企業可以同時兼顧獲利與環境永續發展。A計劃已不影響成本,所投資的每一英鎊都和能源節省所降低的成本部分取得平衡。瑪莎百貨董事長兼執行長史都華·羅斯爵士指出:“一個有道德的企業也可以是個賺錢的企業,我們已經清楚證明了這個道理。”
這套策略在2007年1月推出,被永續能源專家贊譽為零售業界最先進的策略之一。這項耗資2億英鎊的計劃包括橫跨五個廣泛領域的100項遠大承諾。這五個領域分別是氣候變遷、廢棄物、永續原料、公平交易以及健康。氣候變遷是頭號重點,瑪莎百貨誓言將處理其自身營運所產生的碳排放,并擴及與其顧客及供貨商相關的碳排放。
減碳承諾
在所有目標中,最理想遠大的就是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計劃,即承諾在2012年前使瑪莎在英國與愛爾蘭的營運達到碳中和,該目標目前已圓滿實現。
當時,瑪莎百貨誓言每平方英尺的樓層面積將減低25%的能源消耗,并在店內采用綠色能源。根據公司訂出的能源效率詳細計劃書,在裝潢新店或翻修舊店時也納入規劃。此外瑪莎百貨采用一個能源監控網站,各家分店都使用該網站。
在計劃推行的第一年,瑪莎百貨的店面、辦公室與倉庫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增加至總電量的23%。盡管可再生能源多數來自輸電網,但瑪莎百貨也向農場的風力發電廠以及利用食物廢料發電的生質能發電廠購買電力。他們簽約向包括風力發電廠、生質能發電廠及小型水力發電廠購買超過每小時40億瓦的電力。公司所用的其余電力中,有超過60%采購自污染度較低的汽電共生廠。
購物也同時節約
瑪莎百貨的整體碳足跡中,店面所排放的碳占最大比例,其中80%的排放量都來自店面營運所需的照明、冷藏與空調電力。
為了縮減碳排放量,瑪莎百貨開設“環保店面”,這類店面經特殊設計,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其它店面低95%,使用能源則比其它店面少55%。所有新開設以及重新裝修的店面也都采用了環保店面60%的創新特色,其中包括能源效率較高的照明設備、自動關閉水龍頭及兩段式沖水馬桶等省水設施。公司并制訂《永續營建手冊》,記載這些創新特色,為未來新店面的初始規劃與建材選擇提供參考。
每年運送數十萬商品所造成的碳足跡占瑪莎百貨總碳足跡的12%。為減低碳排放量,瑪莎百貨采購了141臺新的“淚珠型”空氣動力拖車,這種拖車的燃料效率比原有的拖車高10%,容量也高10%,碳排放量比傳統的標準載運車隊低20%,為瑪莎百貨減少了每年840噸的碳排放。
食物里程對瑪莎百貨而言是個挑戰,但瑪莎百貨藉由加倍采購地區食材以及建立當地供應網絡來克服這項難題。同時瑪莎百貨也誓言減少食品的空運,并在所有空運食物包裝上印上飛機圖樣,供顧客選購時參考。
助顧客一臂之力
協助顧客降低碳排放量也是A計劃的重要內容。瑪莎百貨承認,若將產品的制造以及顧客使用或丟棄瑪莎商品時的碳排放包含在內,將大幅增加瑪莎百貨的碳足跡。
為此,瑪莎開發出60種低碳產品,以供顧客在家中節能減碳,這些產品包括省電燈泡、節能冰箱和節能洗衣機等電器。同時瑪莎在銷售衣物及七成的洗衣劑包裝上標示“關心氣候,請以30℃水溫洗滌”的標簽,以協助顧客將洗衣所排放的碳降至最低。此一措施使以30℃水溫洗衣的顧客從21%提高至38%,減少了一年5萬噸的碳排放量。
更環保的衣物
除了向顧客倡導,瑪莎百貨也動員其供貨商。目前為止,瑪莎開設了三個“環保工廠”,都能同時兼顧減碳與成本節約。
瑪莎百貨的首間環保工廠為一座女性內衣工廠,位于斯里蘭卡的土魯利亞,規劃遵行碳中和原則,擁有該國最大的太陽能板,可為該廠供應10%的電力。其余電力來自根據綠能協議所采購的迷你水力發電機,該綠能協議為斯里蘭卡首項類似的協議。工廠附近廣植樹木,營造出較為涼爽的微氣候,也采用環保磚材,有助于維持室內的涼爽。整間工廠在電力上比傳統類似工廠節省約40%。
瑪莎百貨在斯里蘭卡另有一間工廠改建為可降低75%碳排放量、節省45%電力及將近60%用水的工廠,是全球首間榮獲LEED綠建筑白金獎的工廠。LEED白金獎為美國綠建筑協會所頒發在能源效率與整體環境沖擊上效能最佳的最高認證。瑪莎百貨的第三座環保工廠位于韋爾斯,開工六個月后,已減少了4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節省了56%的能源。
這些成功經驗也將應用于新的環保工廠開發上,未來在斯里蘭卡將有另一座環保工廠開張,此外瑪莎計劃在中國設立一座環保工廠。
順利實施“A計劃”
根據瑪莎百貨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邁克·巴里(Mike Barry)的說法,“A計劃”之所以能帶來財務收益,是由于這項計劃讓企業各個領域的多項業務都能有所發展。他說,企業的財務本質意味著,如果沒有以一種統籌的方式,從整個組織的全局角度出發管理企業的商業運作,那么組織的所有小變化將難以聚合起來實現大變化,從而無法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一般的企業之所以能降低成本,通常僅僅是讓自己變得相對高效率。
“A計劃”現在在公司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它能夠把企業在各個不同商店、產品和供應鏈中節省下的小額資金聚合到一起。而如果沒有“A計劃”,這些節省下來的資金將無法發揮多大效益。
但實施“A計劃”后,瑪莎百貨在某些方面的成本將會更高,譬如采購帶有“公平貿易”標識的商品。但巴里說,這些額外開支都可以通過其他領域的額外收益分攤掉。他說:“我們在一些特定產品上將會面臨更高的成本問題,但是就‘A計劃’的整體規劃情況看,我們可以用某些領域節省的成本抵消另一些領域增加的額外費用。而對于消費者而言,總成本分攤仍然為零。”
如果瑪莎百貨想要實現自己在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方面的目標,那么它還必須對自己的供應鏈進行投資。但是這些投資將有助于零售企業長期獲得收益,或者至少不會對成本造成影響。
社會良知背后的經濟效益
顯然,開展讓消費者能夠參與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會讓零售商受益。就瑪莎百貨和樂施會一起開展的衣物回收活動而言,一方面捐贈、處理舊衣服能誘發消費者購買新衣服的欲望,而一些回收利用的材料會重新回到供應鏈中進入下一輪生產活動;另一方面依靠該項活動,瑪莎百貨為自己贏得了行善的好名聲。
然而,瑪莎百貨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并不是總能為其帶來盈利。其內部通信前負責人羅伯特·納托爾(Robert Nuttall)說,在“A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瑪莎百貨買進了大量的帶有“公平貿易”標識的棉花——占世界上“公平貿易”標識棉花總量的三分之一,然而這些棉花制成的衣服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其實我們知道在‘A計劃’實施的第一年,情況不一定會太好,畢竟我們是以一個新的模式開辟新的市場。但是瑪莎百貨承諾將促使T恤往‘公平貿易’產品的方向發展,正如之前我們對咖啡和茶開展了類似的活動。”巴里說,而對于那些購買力類似瑪莎百貨的零售企業而言,它們采取同樣的行動有助于讓這個市場更快地成熟起來,從而共同實現規模經濟,反過來有助于降低產品價格,吸引更多的買家。
(據有益思微信公眾號)